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爱玲是四十年代中国女性作家的代表,她通过一种近乎残酷的笔法,揭示了当时中国都市生活的阴暗、灰色,表现出的是人性中自私、虚伪、贪婪、纵欲等"恶"的部分。我们在她的作品中很难见到阳光的一面,有的只是无尽休止的心灵创伤和荒芜。她通过对人物中畸形病态的描写,深刻反映了人性的苍凉,演出一幕幕辛酸、灰色的人生戏。  相似文献   
2.
五四女性文学的启蒙话语中,性爱心理的描写并不多,本文分析了五四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性爱心理描写的几种类型:一是对"非欲望性"的精神爱情的推崇;二是对于两性关系的恐惧与排斥;三是对"肉欲"的强大力量的展现。这些性爱心理的描写为我们展现出了那一时代女性解放的成就与不足。  相似文献   
3.
"科学"(赛先生)是五四运动重要的旗帜之一,由于特殊的社会与时代背景,当时的"科学"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意义与功用,具体化为"科学万能"的信念,使得"科学"走向了"科学主义",成为五四时期文学观念、文学创作实践和价值评判的重要标准。借此标准,五四新文学家们完成了从传统的旧文艺观向新文艺观的转换,并在"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显现弊端时以"自然主义"进行丰富与补充;同时,"进化论"观念深深影响了五四新文学家的文学选择;"科学主义"还进一步影响了五四文学的题材选择、思维逻辑、语言特色等,但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五四文学的审美属性。"科玄论战"进一步确立了"科学主义"在知识界的优先地位,同时也暴露出其弊端。"科学主义"对于五四文学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其正面价值与负面影响,在人工智能时代,当科学再一次与文学交融之时,非常值得认真研究与反思。  相似文献   
4.
姜丽清 《兰州学刊》2013,(1):211-213
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启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对中国的启蒙追本溯源就变得十分重要.文章试图梳理欧洲启蒙主义在中国五四运动中发生的价值流变,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由人的解放的目标转变为立国的手段;二、在反封建的同时,由反教会转变到反对传统文化,改造国民性;三、由内在精神建构转变为实用主义;四、由重理论建树到重现实揭露;五、由运动发展转变为静止狭隘.在上述流变中,有限于中国国情的不得不然,也有对西方理论理解的肤浅与隔阂.只有对这一问题作了准确判断,才能对启蒙做出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