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建设带动区域发展对西南山区小城镇具有一定参考,是实现新形势下的特色城镇化发展的有益尝试。文章选择重庆市城口县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研究方法,系统分析城口县在建设城镇文化进程中的优势、局限、机遇和挑战,归纳西南山区小城镇发展城镇文化的内外部环境,研究结果显示,城口县发展城镇文化总体上具有资源丰富的优势和空间受限等局限,国内政策、地方发展机遇等略大于区域竞争的挑战,且个别挑战和局限可以转化为发展机遇和优势。因此,以文化建设带动西南山区小城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具有一定可行性,但要结合小城市当地实际,打造有特色的文化空间格局和构建地方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
老舍在小说中塑造了诸多语言习惯不同、说话方式各异的人物形象,并较为深入地剖析了语言、对话、交流之于他们日常生活的潜在影响,这些共同构成了老舍小说中一道特殊的“语言文化景观”,其背后也承载着老舍对于语言与真理关系的把握与思考:个人通过和他者在说理、交流、辩论的过程中,让语言从私人空间进入到公共领域,而正是在对话的场域里,在说与听的相互“对撞”中,何为人生之真实,哪种生活更为合理,什么是好的文学,这些问题似乎均有了可供参考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评价是任何语篇意义的中心。为了表达特定的评价意义,英文商务新闻语篇借助语法隐喻手段,以实现发语者/作者的表达意图。文章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和评价理论,分析了英文商务新闻语篇中的过程变异、名词化、语气隐喻、情态隐喻的表征及意义,探讨了英文商务新闻语篇的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的评价意义,文章认为发话者/作者的态度、观点与立场可以通过语法隐喻手段,渗透商务新闻语篇的词汇语法层面、语义层面,从而表达某种特定的价值取向和立场,并对目标读者形成影响。语法隐喻是表达评价意义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4.
从分析海南黎族装饰元素在会展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入手,通过对海南会展设计竞争力的分析,得出以提高黎族装饰元素设计运用为主要手段可带动海南本地会展行业设计水平的论点,同时论述了黎族装饰元素对海南会展设计发展的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苏联的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大事件,它开辟了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政府的强力干预从而实现快速工业化的崭新道路。从历史上看,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一次成功的实践,但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全面认识苏联工业化,特别是从苏联技术哲学的视角出发分析工业化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实践,总结苏联工业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教育市场逐渐要承受来自国际教育越来越强大的竞争压力。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环境,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应时代,迎接挑战,为培养新型高素质、国际型综合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体育教学与发展学生个性的关系;教师良好的态度对发展学生个性的影响;民主教学素质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及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引  庞景超 《城市观察》2010,(4):134-143
研究韩国城市空间拓展的模式、特点以及不足,综合分析中国城市化的现状与趋势,在中国现有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上,结合韩国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构建中国未来城市化战略和城市空间设计,力求为提升中国城市发展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路径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大量农民因城市自然空间的扩张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因此,农民完成市民化进程成为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任务之一。从空间理论的角度分析失地农民市民化存在路径障碍的原因,可以看出准市民阶段是一个很难逾越的阶段,因此,要着重研究失地农民市民化路径的障碍以及对策,以确保农民顺利完成市民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低强度、中强度、大强度、最大强度跑时的供能系统,疲劳因素,恢复手段及训练手段进行分析,为运动时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