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人口学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在改变农村经济基础的同时,必然导致农村妇女社会地位发生变迁,这种变迁是农村工业化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通过对我国31省市统计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农村妇女的经济、政治和教育地位与农村工业化之间具有正向的互动关系,而农村妇女的生育地位则与农村工业化之间具有负向韵互动关系,其中农村妇女的经济和教育地位与农村工业化的互动力度较大,而农村妇女的政治和生育地位与农村工业化的互动力度较小。  相似文献   
2.
利用萧山区6个乡镇418位农村妇女的调查资料,就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妇女经济地位的变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妇女就业率、就业方式和收入水平均得到了提高,其绝对经济地位变迁与农村工业化发展具有同向性;农村妇女经济地位变迁受自身内在属性(如年龄、婚姻、生育、受教育程度以及其丈夫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和外在变量(如农村工业化发展模式、区域经济特色以及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和观念意识)的制约,其中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方式是决定其经济地位变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生育现代化和测度指标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生育现代化的涵义,构建了测度生育现代化进程的指标体系,并且根据设立的指标对我国生育现代化进程进行了测算。  相似文献   
4.
贫困动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困的研究应注重其动态性。从贫困动态性的内涵和外廷,长期和短期贫困的发生率及决定因素,贫困进入与退出概率及影响因素以及长期和短期贫困的减少对策等方面对贫困动态性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梳理。研究发现,虽然不同研究在中长期和短期贫困的发生率上存在很大差异,但短期贫困的发生率一般要高于长期贫困;不同因素对长期和短期贫困的影响不同,其中受教育水平、抚养比以及健康状况对长期贫困的影响较大;贫困进入和退出的概率较高,教育水平低、失业等会提高贫困进入的概率,而教育水平高、非农活动等则会提高贫困退出的概率;增加人力和物力资本投资和收益以及社会转移支付等会有效解决贫困。  相似文献   
5.
利用江浙两省4个乡镇1107位农村劳动力的调查资料,就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偏低,且发展不平衡;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其就业方式具有正相关性,非农就业劳动力素质最高,而纯农就业劳动力素质最低;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具有完全一致性,某些维度上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变迁滞后于或者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农民问题是"三农"的核心,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内因.本文基于对浙江省部分农村劳动力的调查,指出浙江省农村劳动力在受教育程度、能力与知识、观念与态度等方面呈现出的素质特点及不同就业领域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异同,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老年劳动力资源数量、质量、就业等方面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 指出其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结合老年劳动力的特点, 提出了其开发利用的策略方针。本文旨在引起全社会各界的重视,适时作好老年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8.
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妇女社会地位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必然引致农村妇女社会地位发生变迁.但由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和社会文化等非正式因素的影响,农村妇女社会地位变迁与农村工业化发展并不完全同步.对我国31省市统计资料的因子分析表明,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妇女社会地位变迁是不同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由于不同因子的作用力度和方向不一致,共同决定了农村妇女社会地位变迁的具体路径.我国31省市农村工业化水平聚类结果与其对应的农村妇女社会地位指标变量均值的比较,既体现出不同农村工业化水平地区农村妇女社会地位的特点,又以历史的脉络演绎我国农村妇女社会地位变迁的轨迹和规律性,同时也反映出农村妇女社会地位变迁的时滞性和非平衡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江浙两省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偏低,且发展不平衡;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其就业方式具有正相关性,非农就业劳动力素质较高,而纯农就业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力素质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步,某些变量上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滞后或者超前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人口老龄化的现实发展趋势和传统养老模式存在的种种局限性的分析,提出发展老龄产业,实现养老方式社会化的设想,并结合供求理论和市场发展的普遍规律,指出发展老龄产业的必要性及其广阔前景。其目的在于引起社会各界的共识,积极参与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老龄产业的发展,为浙江省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