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5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都市农业是利用城市间隙进行农作物耕种和家禽家畜养殖的农业活动。文章分析并梳理了都市农业的发展历程,根据不断演变的实践模式,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1919至1959年、1959至1996年、1996年至今3个主要发展阶段,总结了各阶段特征、优势及发展前景。最后提出都市农业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及未来城市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原始社会文化遗址发掘的考古资料入手,通过对居住建筑布局演变过程的阐述,揭示出传统四合院建筑格局的发生机制不是封建礼制下的伦理序位,而是抽象化的人体图式;提出如果从人体图式是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发生机制的观点出发,那么可对四合院建筑的形式、布局、称谓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做出比较合理和完整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清代八旗军队的驻防城因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的不同,其特点独具。通过对史书、方志等文献和实地调研 资料的整理,初步探讨了清代八旗驻防的布局。在对实例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旗城作为军事要地和商业中心 的分布特点以及与传统风水理论、古代城市里坊制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里坊不仅存在于古代城市和乡村聚落,而且被移植进明代长城边防军事堡寨中。经过大量实地踏勘,发现以军事建制为主的明代边防地区修建了上千个军事聚落,遗存至今保存较完整的也有上百个,里坊居住模式也普遍存在着,居住形态表现在建筑学和社会学两个层面。通过对明长城军堡与里坊制在社会学和建筑学两层面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军堡与里坊均是集防御与居住于一体的聚落,军堡与里坊实际上是同一种聚落形态的不同表达方式,以至军堡与里坊具有建筑学层面和社会学层面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黑龙江省北部北安市红星村为例,探讨多民族地区朝鲜族居住文化的特点与演变,重点解读传统民居居住文化的当代渗透与地域延续.红星村朝鲜族民居在建筑形态、平面及建构方式上与他们的传统民居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居住文化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更多体现了他民族居住文化的借鉴与地域环境的适应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建筑大师R·皮阿诺(意)在特吉巴奥文化中心的设计中,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传统文化与自然资源,在建筑形象和总体布局上继承了传统民居的特色,并结合传统的技术思想,运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在被动式通风系统设计、自然材料的选择和建筑的隔热等方面达到了与自然生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城市中心城区外围空间区域正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地区。对天津中心城区外围空间六种主要结构形态进行研究,认为其空间由圈层式向轴向式发展,并且功能分区明确;存在空间利用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完善、行政辖区管理束缚空间发展、建设开发导致耕地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等主要问题;提出扩大中心城区辖区范围、强化规划与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山水画艺术在高等学校的教学由来已久,作为美术学科的必修课程,山水画教学对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净化心灵,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有着十分重要和长远的意义.高校山水画的教学,要通过对传统艺术的深入研究和在教育教学方法上的正确实施,教育学生怎样去审视并有效继承传统艺术留给我们的精髓,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对现当代山水画艺术理论与创作方向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冲突日益严重,绿色供应链理念的提出环境问题的解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实行的过程中,企业和政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博弈。文章通过分析和协调政企静态博弈策略模型,从而提高整个绿色供应链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吉萨金字塔与河南濮阳西水坡墓群(以下简称濮阳墓)为世界古代陵墓中与天体、时空结合紧密的现存实例。金字塔距今5000年,西水坡墓群距今6500年,二者均系上古帝王之陵寝,设计者借助当时的科学技术与天文学基础,刻画出两幅动人的“灵魂飞天”图,并将春秋分、季节等时间概念融入陵寝设计中,体现了古代两国人民的卓越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