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生产力主要是指人的能力,生产关系是人的能力得以发挥的社会条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就是人的能力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难以得到表现、发展和确证的困窘和不堪承受的压抑。这种压抑广泛地存在于人数众多的劳动大众当中。他们作为一些偶然性的个人既承受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同时也担当着解决这个矛盾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刘洋  朱连增 《现代交际》2023,(11):84-90+123-124
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思想是对西周时期“以德配天”思想的一种继承与发展。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政者,正也”,即作为国家政治治理与引导的为政者自身应具有德性;二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者“为政以德”应该以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来规范人民的行为,使人民具有道德。而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思想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一种以人伦道德为基础的政治秩序,在这一秩序下,大家各司其职。  相似文献   
3.
伽达默尔把解释学循环拆解为前理解和主题理解之间的关系;前理解和主题理解之间并非一种静态的结构,而是在社会历史的运动中进行着辩证转换;意义预期并不直接来自于理解者的前见,而是在创造物的逻辑空间内进行的意义拓展;理解过程中创造物意义的生成同时也意味着其意义的回归。  相似文献   
4.
对"实体主义"的批判,显示出宗喀巴思想辩证理性的时代魅力.宗喀巴宗教哲学思想的症结在于,试图把自性和无自性截然区分并通过一定的价值赋予而使它们对立起来.事实上,从一个更宽阔的思想视域中观察,自性事物在生存的过程中有可能转化为非自性事物,非自性事物又将被塑造为自性事物,因此,事物存在性的这种辩证转换,只有透过具体的社会历史性的生存视域,才能获得充分理解.  相似文献   
5.
佛教哲学和萨特的存在主义对人生的困窘给出了大体一致的诊断——对于不可能实现的完满自性的追求.对佛教思想来说,人生的困窘可以通过“无执”得到一劳永逸的解脱,而萨特则认为,由于在本体论上的限制,人生注定了是一场徒劳无功的挣扎.但是,如果对生活的思考最终得出否定生存本身内在价值的结论,那么,这种思想也必将是难于自恰的.  相似文献   
6.
人生之所以是伦理性的,并非人首先作为一种自在自为的存在者,然后通过一种自由的能力做出伦理行为,从而体现了这个存在者的某种尊严和美德。而是说,我们在与面孔性的他人的遭遇中已经被“强制性”地带入了一个伦理生活的处境。在这种处境中,我们没有作为中性实体存在的余地。要么,我们暴力地切断这种伦理生活的超越之路,放弃与他人的伦理相关性而堕入私人性的不自足的生存;要么,承担起为他人负责的伦理生活。非常值得关注的是,列维纳斯把为他人负责的伦理生活视为一种救助他人的同时拯救自身的生活方式。正是通过与他人的伦理相关,我们通达着一个超越而和平的无限“异域”,一个形而上的欲望的归宿。  相似文献   
7.
私人领域的边界由个人的所有物所划定。对个人而言,私人领域不能被任何手段所消除。自由体现为个人对其所有物的支配,这种支配包括两种形式:玩摩式支配和构造式支配,前者体现为“消极自由”,后者体现为“积极自由”。需要加以维护的只能是积极自由,而消极自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有所减损。  相似文献   
8.
朱连增 《学术界》2013,(6):88-95,283
不存在一种可以构成个体主体之基础的实在,不论这种实在是"物"还是超越于个体主体的"宏大主体"。在个体性的经验世界之中,个体自我面向世界、面向他人主体而生活,这一点表明,这个经验世界绝非是自我封闭的单子,相反,它必定是在自我主体生活意向的推动下,在世界和他人的引导下不断展开的公共性世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