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薇  杨晓伟 《经理人》2006,(11):112-115
女性事业的上升,相比男性往往有更多的困难和顾忌。对压力的耐受性和事物的掌控度,有时被男性主权的观念所怀疑和压抑,有时来自于本人的不自信和权力欲的淡漠。  相似文献   
2.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必须以政策作为中介才能实现。政策是一种活动规则,政策要有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协调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创造活动的心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证材料揭示创造活动的心理机制,是推动创造性思维研究走向深入的关键。近些年,前苏联学者在此方面仍在进行探讨,其中较有成绩的是心理学家Я·A·巴诺马列夫等人进行的实验性研究。他们根据大量的实验材料,对创造活动的心理机制问题作了较为深入全面的探讨,他们提出的一些有价值的观点,无疑会促进我们更深入地开展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李薇  杨晓伟 《经理人》2007,(7):116-119
因性别、性格倾向的关系,女经理人常常被认为工作中虽细腻可亲、认真负责,但相对缺乏创新精神和激情。其实,将具有感召力量、激励精神的创见融合在管理中,可以让您的勇气、自信魅力倍增,进而获得上级的赏识、下属的敬仰、客户的全面肯定。  相似文献   
5.
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 ,邓小平对唯物辩证法的运用 ,首先体现在依据于矛盾问题的精髓原理 ,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基本指导思想。这就是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宣布的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此后 ,这一指导思想便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开创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基本指针。强调“走自己的道路” ,其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毛泽东曾深入地研究了这一原理 ,并认为它“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不懂得它 ,就…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经典党建实践,与后革命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青春党建",形成了一种历史的多维张力。这种张力既是党建传统的延续,也是新传统的开创,是历史连续性与历史阶段性的统一。作为这种"敢为人先"探索的主体,浙江嘉兴的"青春党建"工程根据后革命时代去政治化、去神圣化、世俗化的实际,在对党外和党内青年群体的培养重点、活动方式、活动载体、活动内容方面作了一系列创新实践。在理论上深入探讨这一实践,对于保持党的青春活力,保持党的先进性,扩大党的社会基础和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彰显其存在的不足以求在后续实践中改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薇  杨晓伟 《经理人》2007,(9):122-125
最近,渡边淳一的《钝感力》火爆畅销,他颠覆了敏感比钝感优秀的社会常识,指出钝感成为“这个时代所必备的才能”,连日本前首相小泉也称事业不应凡事在意,才能强大自我。  相似文献   
8.
调查显示,女性HR经理人占到所有从事HR经理职位的七成。大多数人认为,女性的细腻和亲切感渗入到HR工作中,会给员工带来更多的温馨感受。沟通、招聘、培训、发现员工的需求和解决冲突等过程中,女性会比男性更富亲和力和优势。那么,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女性的细腻真能够演绎精彩吗?  相似文献   
9.
从前某些学者一谈到黄海海战的失利,都笼统地归结于清朝统治者的腐朽,一谈到北洋舰队的覆灭就归结于李鸿章避战保舰。甲午中日海战中,李鸿章究竟为北洋舰队制定了什么样的作战方针?本文认为,甲午中日开战后的一个多月,李鸿章对比中日海军实力,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保船制敌"的作战方针。综观甲午中日海战的全过程,李鸿章在海战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未指示过北洋舰队通过"避战"而"避战"。恰恰相反,李鸿章一再命令北洋舰队主动"出击"、"截击"敌舰队。即使在威海被围,北洋舰队危急存亡之际,李鸿章还数次命令丁汝昌率领舰队和敌舰队"拼死一战"。因此,"避战保船"的不是李鸿章,而是北洋舰队的提督丁汝昌。  相似文献   
10.
杨晓伟 《东岳论丛》2006,27(5):163-165
在我们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儒家的重教崇学传统能够提供一些有益的资源。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观点,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文化垄断状态,使普通人得到了学习的权利;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人们努力求学;儒家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人“做人”,挺立德性主体,这对于消解工具理性之流弊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