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传播学视野中的网络语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语言的广泛传播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网络语言的倡导者与沉默者,甚至反对者的意见的扩散是一种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网络语言的出现和飞速发展为"知识沟"或"信息沟"理论提供了一个最新而有力的证据,"数字鸿沟"正是"知识沟"或"信息沟"问题的延续与发展.网络语言的流行也是一个"涵化"过程,网络语言的本质决定了它不会仅仅局限于网络这一特定环境,其中部分必将走进人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语言交流,并被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习惯直至最终接纳.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新词源源不断地产生,网络英语新词成为学界广为关注的一个语言现象。从文化视角来探讨网络英语新词汇的译介,跟踪英语新词的引进和翻译,以及汉语中越来越多的直接使用英语的词汇和缩略语的现象,表明我国和外部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而英语新词的引入和翻译也必将进一步促进这种交流。汉语对网络英语新词汇从形式到内容的借入,再现了英美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3.
虽然当今世界的新闻、文化传播仍呈现出民族国家的主体间性,但人类毕竟已迈进信息传播全球化新的时代。这决定了我们再不能像以往那样仅以“内窥”的方式看待民族国家的新闻文化传播,而必须以“全球化”的眼光审视之,认识到地方事件具有“全球性后果”,并进而追寻全球化传播的规律与规则。为此,我们特邀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组织了这次笔谈,期望这组笔谈所展现的对于全球化传播的多层面、前沿性的思考能给读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4.
行政问责的关键就是要实现政府对人民的负责,所以应更加重视行政问责中的公民参与环节。在我国,随着行政问责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公民的有效参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参与仍显不足。因此,完善现行行政问责制,充分发挥其监督功能,推进公民参与机制,是当前政府迫切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取得了众多伟大的发明和创造。但是,人类社会目前仍然存在太多的难题和挑战,人们期待更多更伟大的发明来改造世界。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提m了10个未来可能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创新技术构想。  相似文献   
6.
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传播的时代,在此背景下,对外传播中的地区形象塑造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湖北可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塑造"中部崛起的发展形象",塑造"积淀深厚、源远流长的湖北楚文化形象"等,以促进和谐湖北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20Q:www.20q.net最神奇的拷问:首先心里默默想好了一件事物,网站会依次问你问题,只要能给出"是"、"否"、"可能"或"存疑"这样的答案,大约20个提问过后就能猜出你事先想的是什么了。是不是听上去挺神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作者在教授论文答辩时所作的报告。(Habilitationsvortrag)文章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在中国业已存在的送礼贿赂现象。本文认为,送礼贿赂现象作为社会交换行为的一种形式,无论过去和现在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都起过积极和消极的作用,具有正面的和负面的功能。送礼贿赂同时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人所形成的一种社会互动方式。正确地从历史的、文化的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送礼贿赂现象,对于理解目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的过渡,理解中国现代化与社会发展过程,乃至理解整个中国现代社会,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三位一体:解读简·爱、伯莎·梅森和海伦·彭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小说《简·爱》中,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溶入了大量自己的生活经历,同时也借助小说中的人物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反抗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小说中有三个主要女性角色:简·爱、伯莎·梅森和海伦·彭斯。本文通过分析她们各自性格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指出她们三人身上都有作者本人的影子:简·爱是作者真实生活的写照;伯莎反映的是作者对于社会的不满和愤怒;而海伦梦想的天堂正是作者一直的期盼。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也是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少数民族村寨和景区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拟以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景区为例,分析景区产品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与旅游利用之价值与意义,总结成功经验,发现问题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提升策略,旨在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区非遗活化利用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