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29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战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之我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结合西部地区实际和生态环境恶化诱因,提出西部地区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必须以水为中心,以种草为主,坚持建设与保护相结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方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牛端在 2 0 0 0年第 4期撰文指出 ,用人单位招聘时最重视的三个条件依次为 :实干精神、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今天 ,学校能否成为培育创新人才的孵化器 ,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三大障碍是 :1.科研与教学的脱节 ,使创新人才的培育缺乏坚实的基石。解决的办法 ,应从制度上保证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以吸引最优秀的人从事科研和教学。创新产生于脚踏实地的科学研究 ,离开了科研为支撑的教学 ,必陷入照本宣科的境地。 2 .单一封闭的人文、学术生态环境不利于新观点、新思维、新方法的产生。解决的办法是在高校内培…  相似文献   
3.
研究高等教育学理论,既探究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又探讨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这样才可称得上系统全面的研究。田建国的《高等教育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第1版;以下所引该书内容,只注页码)就是围绕着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的。他把微观高等教育与宏观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高等教育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三个分别结合起来,考察高等教育理论问题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使得他的研究不仅有学术理论性,还是现实服务性。高等教育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根据社会实际需要,优化高等教育的布局与专业、层次结构,提高高  相似文献   
4.
或有事项审计的重点一是对或有负债的审计,包括或有负债审计的程序、或有负债的计量、或有负债的披露及对审计报告的影响。二是对或有资产的审计,应合理判断或有资产是否符合披露条件,特别是对于已作披露的或有资产,其披露方式是否适当。  相似文献   
5.
《道德经》的心理调治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经>中的修身养性思想,从心理调治的角度看,可归纳为返朴归真法、层层超越法、忘我静修法.返朴归真法是通过解除外界时自我本性的异化、恢复自我的真朴本性来调治行为主体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层层超越法是运用<道德经>中的辩证法思想去超越万事万物,以一种"无执"的心境来调治行为主体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忘我静修法是通过淡化、自我意识来调治行为主体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全球化、开放性、需求多样性增长的时代并没有使精神生产同世界经济一体化而“趋同”,反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各民族的精神生产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与碰撞中发展自己民族的个性,在多元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进和谐。人本性的多元共荣精神生产,主要表现在人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多元生产和全面发展以及对人的存在、人的追求、人的创造和人的自由的多样性的尊重。  相似文献   
7.
阿拉善盟民族是我国蒙古族的一个大族,他们的婚礼具有很强的民俗特征,可以称得上是丰富多彩、色彩纷呈.本文简单介绍了阿拉善盟的情况,浅入分析了阿拉善盟婚礼名民俗的流程和内容,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阿拉善盟族的婚礼民俗.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牧区开始步入现代化进程,其标志性工程有家畜品种改良、牧民定居化以及近年来的城市化、市场化等一系列措施。但今天我们通过田野工作考察牧区的社会文化现象的时候,发现牧民既没有进入彻底的现代化生活,也没有保留传统的游牧生活,而是不断徘徊在变与不变的边缘,这样的徘徊在消耗了大量社会文化资源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自然生态资源。本文根据田野调查资料与文献资料,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反思牧区的现代化进程及其对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对牧区将来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参考的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