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现代中国人对科学有着根深蒂固的误解,尤其忽视科学中的超验性假设。西方科学思想之源,可追溯到古希腊文明等处,尤为值得重视的,是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有关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争论——本质上就是信仰和理性或宗教和科学之间的争论。这一争论通过中世纪的实在论与唯名论的争论,以及启蒙时期的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争论而传承到现代社会。这些争论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启蒙时期直至今天的延续,使得宗教与科学或信仰与理性在不同程度上相辅相成与相互补充,为西方宗教和科学研究同时注入高度的激情与活力,从而推动了西方近现代科学的高度发展,并深刻地影响了每个现代人的生活。历史证明,近现代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柏拉图主义所强调的超验性假设,也离不开亚里士多德所强调的感官经验。  相似文献   
2.
反公共品理论是西方产权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之一。反公共品产权是同公共品产权相对称的一种产权状态,它是指众多所有者同时拥有对一种稀缺资源进行利用的有效的排他性权利这种状态,会造成资源利用率低下的“反公共地悲剧”。国有资产之所以利用效率低下,一个重要原因是,名义上由全民所有的国有资产处于众多政府部门的实际控制下,从而使国有产权变成了一种反公共品产权,陷入了“反公共地悲剧”的陷阱。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就是将严重分割的国有产权统一起来,使之摆脱反公共品产权状态。  相似文献   
3.
本文关注韦伯与史华慈对中国古代思想解读的关键差异,以及两人在强调中西文明伦理自觉性上的相通性。韦伯的《中国的宗教》在方法论和基本概念的使用上有重要的奠基意义,史华慈关于中国古代思想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与韦伯的思想遗产进行了积极对话。韦伯的“文明比较”与史华慈承自雅思贝尔斯的“轴心时代”,代表着看待中国古代文明的两种立场。本文从“‘天-命’与超越性秩序”“‘礼-仁’与人格秩序”“‘学’与社会和政治秩序”三个方面论述了二者的异同。史氏肯定中国古代思想中的超越性以及实然秩序和应然秩序之间的分歧,同时也追随韦伯,认为文明现代性的基础需要从自身的伦理资源中去发现。这意味着中国儒家思想同样包含着韦伯所认为的独属于西方宗教的伦理自觉性,以及此种伦理与世俗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应建设一个完善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兴盛,进而推动上海经济的持续发展。一个完善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完整的组织架构,二是切实有效的运行机制。并且,在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发挥政府的核心推动作用,而在服务的提供上,应以市场化的方式,发挥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汪先木  王庆新 《兰州学刊》2005,1(1):157-160
本文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现状,提出了目前法治政府的建设要从四个方面来着手:一是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切实做到有法可依;二是加强政府信用的建设,做到有法必依;三是重理我国执法制度,构筑严格执法体系;四是实行司法改革,强化司法独立,真正做到违法必究.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与可持续性发展是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全球化含蕴着人类发展的世界空间一体化要求,可持续性发展体现着人类价值在时间上的连续性特点。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决定了价值观上的整体性。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类中心主义向人际关系和谐目标观念的过渡。时空中人与人关系的协调是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条件。社会发展观的转变为哲学发展提供了空间。在社会发展中发掘人的问题,选择人的价值观建构方向,释放哲学的现实功能,构成哲学发展的新的动力点和生长点  相似文献   
7.
王庆新 《决策导刊》2005,(10):41-41
近年来,南川市人民法院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稳定环境的大目标,充分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判职责,突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三个重点,切实践行“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全面落实司法为民要求,较好地完成了维护稳定,保障改革,促进发展的司法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8.
9.
世界各经济发达国家实现农村现代化时 ,在劳动力转移及人口分布上走的是一条产业转移与定居地相对集中相结合的道路。我国目前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方式是农业劳动力以个人形式进入非农产业工作。采取这一方式 ,部分劳动力虽实现了产业间的转移 ,但其家庭仍居住在原有的与其有着紧密的地缘及血缘关系的农村社区内 ,没有产生大规模的区域间迁徙与集中。为了有利于农村现代化 ,借鉴国外有益经验 ,以农民家庭为单位的定居式集中转移应成为今后我国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