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唐末五代 ,禅悦之风极为盛行。士大夫都乐与僧人交往 ,然而却是“爱僧不爱紫衣僧”。本文通过对“紫衣僧”来历的考察 ,揭示了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就必须与企业紧密联系,结合学校和企业的优势,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国家  相似文献   
3.
4.
试论李煜诗词中的佛教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察和探讨南唐后主李煜诗词中的佛教文化意蕴,主要从空虚梦幻的感受、悲苦愁恨的体验和清凉幽寂的禅境三个方面展开论析.认为后主诗词中所表现的浓厚的空幻感、悲苦感,既是他对人生的切实感受,也是他后期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深受佛教"空观"、"苦观"影响的结果;而后主诗词中清凉幽寂的艺术境界的创造,既是他高雅艺术情趣的体现,也与他深受佛教禅宗美学思想的熏陶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视角 ,考察和描述李煜词在宋代至近代约千年的接受历史 ,既动态地显示李煜词的历史生命与艺术魅力 ,也藉以观照李煜词接受史中所反映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两宋时代 ,主要侧重于对李煜词作为“亡国之音”的体认 ;元明时期 ,则逐步确立了李煜作为“词之正宗”的地位 ;清及近代 ,在“正”、“变”之争中李煜词的艺术价值和词史地位得到更深入的揭示和认同  相似文献   
6.
双证书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证书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为加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推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提出:“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  相似文献   
7.
在明代中期的《西厢》接受史上 ,可以看出复古思潮的鲜明影响 ,本文力图从三个方面 :即刻本接受、评点接受 ,及戏曲理论批评的角度说明之。  相似文献   
8.
9.
谚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几乎家喻户晓,它就是从成语“铁杵磨针”演化而来。“铁杵磨针”又作“铁杵成针”、“磨杵作针”、“磨杵成针”,常用来比喻做事要有绝大的忍耐力,要持之以恒,刻苦耐劳;如《中国成语大辞典》(P835,上海辞书出版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