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社会学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从身分到契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思想长河中,有一些堪称“一言而为天下法”的不朽名言,它们宛如这条长河中的璀灿明珠,长久地闪烁着思想的光芒,启迪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考。它们不仅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跨世纪的现实意义,它们是思想的精华,认识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说是认识了整个人类思想。 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论述过,后来英国著名法学家亨利·梅因在其名著《古代法》中所明确提出的“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到此处为止,是一个‘从身分到契约’的运动。”就是其一。 一、“身分社会”与“契约社会”的比较意义 梅因所指出的“从身分到契约”,准确地抓住了最能概括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根本特征的两个东西——“身分”与“契约”,并把它们作为区别不同社会的一个根本标准,即据此把社会区分为“身分社会”与“契约社会”。于此我们可以洞悉“身分社会”与“契约社会”的比较意义。 第一,在“身分社会”,身分(出身)是人们获取特权的主要途径。“人的肉体能使人成为某种特定社会职能的承担者。他的肉体成了他的社会权利。”在“身分社会”,身分成为确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最伟大的发现莫过于我们可以借由改变我们内在的世界而达到改变我们外在的世界”。——威廉·詹姆斯说话的原则意思确定。一位妻子跟丈夫说:“当年,因为所有人都不同情你,所以我嫁给你”。丈夫说:“是啊,自从你嫁给了我, 所有的人都同情我了!”这两个“同情”不是一个概念。要作有效沟通,意思必须确定,首先想好要说什么。  相似文献   
3.
董进宇 《家庭科技》2008,(11):46-46
许多家长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孩子的学习上,以为孩子学习好了,一切都好了。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做为家长,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好习惯。这是孩子成长的六大核心。  相似文献   
4.
5.
刑事自由裁量权负效应及其克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刑事自由裁量权能够克服刑法局限性,但同时此种权力也有一定的负价值,这种负价值主要体现在此权力容易造成司法随意性和司法腐败。为了克服刑事自由裁量权的负面价值,必须对其进行静态控制和动态控制。其中静态控制包括完善刑事立法,完善刑事司法解释,加强刑事判例编纂。动态控制包括完善对刑事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强化判决理由,强化媒体监督。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因素是司法官员的个人素质。  相似文献   
6.
董玉庭  董进宇 《北方论丛》2007,25(6):139-144
成文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中包括:不合目的性、不周延性、模糊性、滞后性等。这些局限性是以语言作为成文法载体而产生的内在的无法靠自身力量完全克服的法律障碍。成文法的局限性之根源在于法律承载着人的多元的价值追求。多元法律价值选择之间存在着冲突,成文法的局限与这种冲突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7.
论依法治国之法理要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依法治国是近、现代法制文明所确立的一条基本公理,并与诸多重要的法律原则、原理和规范密切相联。其法理蕴义包括七个重要之点:治国者先受治于法;最高权威的非人格化;形式合理性的宏扬;法律性质的重新界定;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公共权力与个体权利的平衡;认真看待权利。这些基本的法理如能得到广泛认同并在公共理性中内化为普遍的信念,依法治国就能得到强有力的观念支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