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2篇
综合类   39篇
社会学   9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重视理性,掀起了规模宏大的百年翻译运动,使阿拉伯思想家的理性思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阿拉伯世界的理性主义传统导致了中世纪伊斯兰教世界科学和哲学的繁荣,阿拉伯思想唤醒了沉睡的欧洲思想界,导致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到来。伊斯兰教由尊重理性而尊重科学,对世界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文明的和谐--兼评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方曾经一度站在世界文明屋脊上 ,也曾有过落日的凄凉。代之而起的西方文明 ,在与东方文明和大自然的较量中似乎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工业文明时代如日中天。然而 ,固有的征服欲和对抗情结 ,使得西方文明在导引人类不断逼近文明巅峰的同时 ,也把人类诱入了危机四伏的文明困境。西方的太阳眼看就要无可挽回地陨落了。千年伊始 ,文明正在面临着由工业文明到和谐文明的型式转换。通过打通东西方文明的互补管道 ,和谐文明的太阳有望再度升起在东方的地平线上。拯救人类的和谐文明之光 ,即将烛照大地。只有既熏染人类一颗海纳百川的博爱之心 ,又赋予人类一双威力无比的真理之手 ,实现以东方文明为主导的东西方文明的千年“牵手” ,才能共同打造出世界和谐文明高地。反观渺渺文明史 ,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曾经有过激烈的冲突 ,也曾经有过和谐的内需。从文明发展大势看 ,和谐将是二者关系的主流 ,冲突则是和谐大势下的冲突。和谐是金 ,冲突必自焚 ,和谐则双赢。亨廷顿从文明达尔文主义出发虚拟的文明冲突论在理论上逆文明潮流而动 ,在实践上则十分有害。  相似文献   
3.
先进文化是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宗教精神三种精神共存共荣、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科学精神的  主要任务是求真,宗教精神的主要任务是求善,人文精神的主要任务是求美。三种精神与三种文明有着难解难  分的关系,正是三种精神的共同作用,推动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不断向前发展。三种精神的和谐发展  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4.
儒学在港澳台和海外的新际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德贵 《学术界》2005,(5):257-279
在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儒学在世界的传播学术研讨会上,我发表了一篇《全球化条件下儒学对西方文化的态度》的论文,说:儒学是发源于中国的思想文化体系,但是儒学早就走向世界,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孔子既是时间人,又是空间人。从时间上来说,孔子跨越了两千多年,经过多次文化交流,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四种类型的儒学:独尊儒术型、儒道互补型、三教合一型、四教会通型,今天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元融和型儒学。从空间上说,儒学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文化遗产。除了中国儒学,还有日本儒学,日本的孔子;…  相似文献   
5.
庄子与齐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子》一书号称难读,前后思想亦有抵牾之处,昔日将其放在宋、楚文化的背景下来研究,多不得确解。若把《庄子》一书置于齐文化的背景下来考察,则“其辞虽参差,而诡可观”,许多矛盾和不可解之处,可以焕然冰释。由此可以证明,对于一个哲学家的思想,不应仅从哲学史的角度去分析,还要从更广阔的文化史的角度去分析,这样可能会别出义蕴。  相似文献   
6.
李二曲是关学中的重要成员 ,他对儒学进行的条分缕析 ,在今天仍有意义。他强调做儒要做真儒 ,儒的价值在于能够在现实社会中应用 ,不能应用的儒学 ,对社会是无益的。  相似文献   
7.
阿拉伯哲学产生于阿拉伯世界,但阿拉伯世界的阿拉伯哲学史系统地研究起步较晚,致使本世纪初有些在西方世界颇享盛誉的中世纪阿拉伯哲学家如法拉比(Al-Fārābi,870—950)、伊本·西拿(Ibn-Sinā,980—1037,西方称阿维森纳)、伊本·鲁西德(Ibn-Rushd,1126—1198,西方称阿威罗伊)等人,在阿拉伯世界却鲜为人知。阿拉伯世界的真正科学意义上的阿拉伯哲学史研究。正式开始于本世纪20年代中期,至今已60余年。由于阿拉伯哲学史家所研究的是产生于本土的哲学思想,占有语言、图书资料、环境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因此尽管起步较晚,他们的研究已表现出远非西方学者所能超越的明显优势,但是这方面的情况国内学术界还无人作系统的介绍。笔者愿提供一个粗略的线索,以供研究者参考,并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8.
季羡林的多元文化观和文化交流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德贵 《齐鲁学刊》2003,6(1):109-114
季羡林先生的义理之学集中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文化多元观 ,其二是文化交流论。文化的产生是多元的 ,不能说是一个地方产生文化 ,或者一个民族产生文化。民族不管大小 ,都对世界文化做出过贡献。文化一旦产生 ,就必然要发生交流。交流是双向的 ,而不是单向的。交流的双方都获益 ,并由此推动整个人类文化不断前进。鲁迅提倡的拿来主义已经证明不是全面的 ,应该既拿来 ,又送去。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相结合 ,就会使我们的文化政策比较全面 ,也会使中国了解世界 ,世界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9.
<正> 荀子是先秦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也是稷下学宫的殿军大师。他的哲学思想是先秦哲学的最高成就,这与他受学于稷下,发育于稷下,成熟于稷下不无关联。而淳于髡在稷下学宫中属于元老式人物,在威王初期就知名于世,是稷下先生中唯一被汉代人称为博士的人。他的活动主要在齐威、宣二世,即前356年到前302年之间。据考证,他是稷下学宫早、中期的领袖。荀子则于学宫中、晚期,“三为祭酒”,“最为老师”,其活动主要是在齐宣、緍、襄、王建四世,即前313年到前238年之间。荀子和淳于髡是否有什么师承关系呢?这是学术界无人问津的。我们认为,荀、淳之间确实有师承关系。这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考察。  相似文献   
10.
实用儒学浅谈蔡德贵儒学能不能全面复兴?不能。孔子能不能彻底打倒?不能。为此,我们既反对全面肯定儒学的新文化保守主义,也反对全面否定儒学的文化虚无主义。我们认为,儒学作为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不可能在社会主义社会成为统治思想,但也不是全无用武之地。我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