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社会学   1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累惯犯服刑前的心理对社会强烈的报复心理是累惯犯的心理本质特点之一。累惯犯在初次作案时,这种心理不很明显,但他们服刑后再次作案时则表现的得比较强烈。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就可能导致他们以猖狂犯罪的方式向社会报复。累惯犯产生这种心理的因素是:卜一)初次服刑过程中心理严重受挫。这一般是由于预审员或者管教干部的体罚而产生的。有的罪犯被预审员或者管教干部体罚以后,心中一时难以平衡这种不满心理,到了社会上以后就可能以此为诱因而再次产生犯罪行为,特别当他们回归社会以后得不到公正的待遇时则可能激化心中的仇恨心…  相似文献   
2.
(一) 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由于父母离婚给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教育带来严重影响,使其最终走上偏离社会准则乃至反社会道路的问题。从犯罪统计上看,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率要大大低于西方国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保证了家庭结构的稳固。西方道德文化比较注重夫妻之间横的联系,所以那里的婚变情况多,离婚率高,不健全家庭也较多,家庭教育的危机较为严重,从而导致青少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