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生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民主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学,一开始就具有重要的世界性意义。正象我国的古典文学曾对世界文学的总体构成产生过重大影响和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样,我国的现代文学也是世界现代文学总体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表现为它曾经以“拿来主义”的态度接受过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外来思潮、理  相似文献   
2.
我和社会学     
1936年春 ,我到了日本 ,这年9月考入日本大学经济科 ,后来进入社会科专修班 ,师从园谷宏先生学习社会学 ,我和社会学的关系 ,可以说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我原来准备是学经济学的 ,后来为什么转学社会学呢?首先是因为我原来的主要兴趣是搞文学创作 ,我想学点儿社会学专业知识 ,以便从中得到观察、分析、描写和反映社会生活的理论导引。其次 ,我来日本的真正兴趣并不是“为读书而读书”的 ,而在于从事“政治避难”。当时的中国面临的是严重的内忧外患的局面 ,救亡图存意识可以说是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共识。我来日本以前 ,就因为积极…  相似文献   
3.
杂记     
1990年 11月 17日天晴好 ,有些热。一早起来 ,睡在书房的乃修说 ,小猫昨夜三时左右来到书房沙发旁 ,他只听到三声惨叫 ,清早起来才发现她已死去了 ,身上冰冷了。我听了感情受到很大的冲击 ,昨夜临睡前我还在厨房角上那堆灶灰上找到她 ,我把食物盆摆近她 ,她毫无反应。在此之前 ,她在走廊又吐了一堆 ,我认为是药物反应所致 ,想不到这竟是她丧命前的最后一晚。她在死去前又跑到我的书房 ,实际上是向我告别 ,她的三声惨叫就是她的痛苦的最后音符。她的死亡使我整天内心很悲痛难过。她虽然不会说话但很有灵性 ,很懂人情 ,我很喜爱 ,也给我们夫妇…  相似文献   
4.
发韧于五四时期的中国现代文学。在它漫长的三十年历史过程中,曾不断出现各种各类的作家作品选本,或由作家选定,或由书肆主人代庖,真是五色杂陈,种类繁多。由于我们的现代文学,是以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历史要求作为它的创作和理论的总主题的,因此遭到旧中国各式反动统治者的忌刻和仇视,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的左翼文学和进步文学,更被那些愚昧而野蛮的封建的、买办的反动统治者视为洪水猛兽。它不容于旧社会的高等学府。回顾历史,我们更觉得那些在旧中国书籍市场上出现的各式中国现代文学选本的重大意义,即或那些由书肆主人代选的出版物,被人称之为“盗版书”的选本,从作为传播新文学新思潮的媒介力量这点说来,也是值得称道和纪念的。而这些选本,在那种历史条件下,只能是以一般社会为对象,当时没有可能为大学的现代文学课程编一套教材性的选本,这就是历史的限制和不幸。  相似文献   
5.
文学与理论,向来被视为并行的双轨,但用来指称文学的概念总不免僵化之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迁移,概念的指称总需要充入新鲜的血液.文学在语言、文学性和通俗文学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需待探讨的问题,当下的文学研究与文学观念也有重新探讨的必要.这里的一组笔谈希望能够引起有兴趣的研究者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比较文学作为一种学科的提出和形成,是在十九世纪初期;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它的发源地是法国。一般文学史家认为,“比较文学”得名于维里曼1827年在巴黎大学的讲义“Litterature Comparee”的名称,但在此之前,法国的诺埃尔和普拉斯1816年就出版过名为《比较文学教程》的读物,虽然这本书实际上是一种外国文学作品的选集,少体现了新的特点的思想内容,从表面上看起来往往只是前一阶段所出现过的思想的重  相似文献   
7.
记得鲁迅先生在一篇题名为《死》的杂文里说过,中国人过了五十岁,就会想到死的问题。大概那个时候鲁迅正在病中,“死”这个魔影开始侵袭他了。我们乡间又有句俗话:“人老三不贵,贪财怕死不瞌睡。”也说到了死的问题。可见中国人无论智愚贤不肖,在这个自然规律面前,都有其共识与同感。让我渐渐意识到自己临近老年的标志,是在我接受的信件里,喜庆帖子越来越少,而讣文却越来越多。这些讣文的主儿大多是我的同代人和比我年事稍长者,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文学与传统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文学,在世界上也许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了,可是在中国,它还是刚刚开始,是一门新起的学科。作为一门新学科,我们把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外文学关系的研究,我们搜集大量的资料,力图勾勒出西方、印度以及日本等地的文学对中国文学所产生的影响。二是通过平行比较的方法,将中外文学中相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以图从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关系中寻找人类精神现象的异同来。这两方面的工作在我们国内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此也产生一种偏向,即我们比较文学的研究重点始终是对国与国之间文学关系的研究。我们都还没有从方法论本身的角度将比较文  相似文献   
9.
近日读报,才惊悉公木先生以88岁高龄,离开了这个世界。我在震痛之余,也不免有些物伤其类,推人及己的感触与伤痛,因为我比他只小了4岁,也是个行将就木的老东西或老人了。世界有些事情真像日本人所说的“不思议”,即“不可思议”。我与公木先生也算是个多少有些来往的同行朋友。大约是80年代中期,我一次应邀进京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主持的“八五”科研项目评审会议。到京后,被安排在国谊宾馆居住,我人室不久,又住进一位比我年事稍长,头发花白但身体健好的陌生人,彼此相见,我们互相自我介绍。他说他叫张松如,惯用“公木”…  相似文献   
10.
1917年发端的中国新文化运动,以至由此开始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它与传统文学最大的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在当时开放性的文化环境下,中国知识分子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待西方从文艺复兴至20世纪出现的各种外来文化,包括西方现代派哲学、文学思潮和理论,因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所面对的西方世界,正是现代主义哲学和文学兴起时期,正如胡适1919年发表的《新思潮的意义》一文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所归纳的两种趋势:“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