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工基础是技工院校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本文针对目前技工院校电工基础课程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3.
江苏省城市社会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2000年7月的一个上午,龙华殡仪馆大厅挤满了音乐家、合唱爱好者和群众,人群一直站排到大厅门外,共400多人。他们是来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合唱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合唱学会副理事长,我国杰出的指挥家、音乐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郑裕峰先生送别的。  相似文献   
5.
在清代词史上,蜀中本是薄弱地带。漫漫二百年,仅清初先著、清中叶李调元稍有名而已。清末民初,蜀中词人群体异军突起,大放光彩。本文以朱德宝、赵熙、冯江、李穆宣、林思进、周岸登等为例进行个案剖析,意在凸显各词家特点的同时,展现这一时期巴蜀词坛的整体风貌。其中特别指出赵熙面对忧患时世,其所谓"不知而作"、"自鸣其秋"首先是不能已于言,其次在艺术宗法上也必然不束缚于某家某派,而是自求情性之适,从而蔚然为西川词宗。林思进感时伤乱,词集中的田园题材不仅多,且佳作琳琅,足为辛稼轩、陈迦陵、陆震、郑燮以来的"田园农事词史"生色。而周岸登氏虽不免晦涩好奇之病,其才也有难副心志处,然而笃力为词,敢拈大题目,风格也力求变化不拘囿,百年蜀中,其位置当居香宋词人之次席。他们构成了清末民初巴蜀词坛的主要创作阵容。  相似文献   
6.
文人并称现象在中国古代屡见不鲜,在并称视域下,文人间的共性容易被过度放大,而忽略个人特质,且对并称的确立过程及其背后的文学史现象关注不足.以吴中文人计东、顾有孝、潘耒、吴兆骞并称的"松陵四子"为例,这一并称关系的达成过程尚未有人详述原委,存在诸多含混不清之处.故以"松陵四子"为切入点来考察文人并称现象出现、演变过程,可...  相似文献   
7.
军队反恐行动攻防交替,多种多样,基于当前传媒作为反恐战场,传媒作为反恐力量的重要作用,有必要考虑从传播的角度更为细致地探讨大众传媒与军队行动之间的正向互动可能。反恐行动、恐怖活动和公众舆论之间与大众传媒、社交媒介可产生三个不同的传播交集,由于不同的交集区域,反恐与恐怖的对峙态势有着较大区别,大众传媒的介入方式各有不同,反恐行动的传播模式也需因时制宜。为此,本研究据此提出反恐行动传播的三大模式,即"公关传播模式"、"媒体传播模式"和"均势互动模式",探寻规律,寻找策略,以期借助行动传播最大限度地削弱恐怖主义行动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本文从外部公平、内部公平和个人公平这3个层面分别分析公立医院女性职工在薪酬水平方面的不公平现状,然后提出正确合理有效的薪酬政策。  相似文献   
9.
东北抗日武装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的歌谣。分析东北抗日歌谣产生的历史原因、内涵及其精神实质,认识到东北抗日歌谣是东北抗日军民表达思想情怀、鼓舞斗志、号召抗日救国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抗日斗争中发挥了独特的文化作用。东北抗日歌谣集中体现了东北抗日武装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不畏牺牲精神。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评估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忙于专业的增设,无暇对其教育行为的效果和社会影响进行系统、定量的分析研究,也没有建立起一套专门针对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评估体系。笔者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一种“优质公民”的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评估体系则要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性进行检测,以确保媒介素养教育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评估体系的内容至少应当包括:(1)媒介素养教育的评估模式,(2)媒介素养教育的评估过程,(3)媒介素养教育的评估项目,(4)评估工作对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