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6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杀银     
阮小藉 《女性天地》2014,(12):12-12
人到中年,没来由地喜欢上了银饰。在周王城广场的珠宝店内,一副银手镯静静地呆在满是金玉的柜台一角,仿佛一个穿蓝印花布的村姑怯怯地站在某个金碧辉煌的客厅里。那天去到,一眼看见,不由惊艳——扁扁的镯身上,密密錾刻着荷叶、麦穗和鸳鸯,衬着纹饰间黑黑的泥垢,多了几缕岁月的味道——有一点点沧桑,不是落魄的那种,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那种,是洞明世事的沧桑;有一点点伤感,不是心碎的那种,是“人散后,一弯新月天如水”的那种,是岁月不居的伤感;还有一点点的得意,不是浅薄的那种,是“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那种,是天道酬勤的得意……倒退10年,30岁,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正是半醒半醉日复日的年纪,喜欢金子的灿烂,喜欢金子的张扬,更喜欢金子那万人中央的荣光。  相似文献   
2.
打着建设新农村的旗号搞商品房开发,引起村民的强烈不满。"农民新村变脸"的背后,是由官员纵容的开发商与官员的巨额利润共享村主任将"农民新村"选址从河滩地转移到基本农田,实质是打着建设新农村的旗号搞商品房开发,引起村民的强烈不满。"农民新村变脸"的背后,是由官方纵容的开发商与官员的巨额利润共享。2008年岁末,这里已经建成的房子,由于本村村民买不起,近九成卖给了外人,人们不清楚这片商品住宅楼的麻烦还在后面,连小产权房都不是,因为批准的是宅基地,最要命的是质量也根本没有保障。  相似文献   
3.
籍踪杰 《中国农村》2008,(11):56-57
随着开发区产业层次和经济实力的提升,科尔泌草原上昔日荒沼横野的废弃赛马场,已经成长为生机勃勃的经济重镇。  相似文献   
4.
外汇市场的规范化和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从完善外汇市场政策环境角度 ,提出了建立健全中央银行调控机制和加强法制建设、市场监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阮小籍 《决策探索》2014,(11):44-44
莫言说,回老家与侄子们交谈,他们竟然不明白"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含义,因为他们从没有弯腰割过麦子。刘震云说,他姥姥割麦比别人快,诀窍就是弯下腰不直起来,直腰次数越多腰越疼。正是"干活原本无技巧,能忍自然效率高。人生态度千万种,一个熬字万事销"。  相似文献   
6.
青梅竹马的爱情 古时候的南京,有个船民聚居地叫长干里。长干里住着一个叫竹马的男孩和青梅的女孩,从小一起玩耍,长大后结成夫妻。诗人李白知道这个故事后,写了一首爱情叙事诗《长干行》。千百年来,这首诗脍炙人口——"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也因此而来。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黑龙江“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2015年)》及《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以人才结构调整来促进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协同适配机制。建议由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体,协同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构建黑龙江省农产品精深加工联合培养平台、高端装备制造联合培养平台、黑色能源化工联合培养平台、金融服务人才联合培养平台,并从三螺旋合作创新的角度匹配给出配套的策略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洛阳春     
惊蛰一过,吹面不寒杨柳风,洛阳的春天来了。
  “洛阳春”三个字,和“女儿红”“江南雨”一样让人心生浪漫、柔情万种,任你心头万千块垒,也都在这样字眼里化为绕指柔情。  相似文献   
9.
乾嘉年间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全盛时期,那时,群星灿烂,相映生辉,而段玉裁则是其中最光彩夺目的一颗,他以自己优异的学术成就,在我国语言学史上闪烁出不息的光芒。段玉裁(1735—1815),字若膺,号茂堂(或懋堂),江苏省金坛县人。段氏一生著述甚富,代表作是《说文解字注》,音韵方面学术观点主要体现在《六书音均表》中。他不但在文字训诂方面贡献很大,而且在古音韵学方面也有所发明,著名的“同声必同部”理论就是他第一个提出来的,下面试就有关这一理论的几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目标,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应用型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应做出调整,以经济发展需要作为专业设置依据,建立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应用性特点,完善专业建设保障机制,以保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形成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