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社会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经营责任承包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阶段,虽然力图增强企业活力,但其总体效果与初衷相差很远,甚至南辕北辙。据1998年12月28日《经济日报》载,当年10月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息税后的资产收益率竟是0%。与此同时,各阶段上的改革措施往往是单项挺进,激励相容的机制并未形成,“内部人控制”、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不断变换手法,愈演愈烈。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瓶颈,很有必要从国企的本质出发,对国企重新定位,反思以往国企改革的目标模式,确立新…  相似文献   
2.
陈新春  秦坚强 《职业》2011,(23):156-156
一、联系生产实际,让学生了解学好机械制图的重要性 机械制图是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那么究竟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呢?教师可以通过生产举例来说明。如任何机械设计和制造人员如果缺乏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就无法从事这一工作。以最简单的车工和钳工生产实习为例,如果看不懂图就无法生产零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的国有资本的战略转移,是指国有资本从某些行业和领域退出,然后进入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以下简称“四大行业”),或列入国家财政收入,由政府统筹使用。它不仅使国企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而且也会使国民经济发生全局性的变化。下面,对它的这些效果进行简要分析。 审视改革的现状:只有国有资本存量的部分退出,才能解决一系列改革难题 我国在体制外的增量改革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体制内的存量改革却遇到了许多难题。归结起来,这些难题无非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习惯势力及其遗留问题同市场的种…  相似文献   
4.
试论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运作方法将要重合到一起,共同决定和影响劳动者个人收入的数量。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同市场经济相互兼容在分配领域中的表现之一。本文试就这一观点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说明。 一、劳动力商品化是现阶段利益原则的本质规定 无论是劳动产品,还是劳动力,取得商品这一社会形式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所谓等价交换,就是交换双方都以劳动为衡量标准,保证利益上的均等关系。我们过去曾把私有制看成是商品存在的决定性原因,这个观点明显地有悖于今天的现实。那么,究竟应当到哪里去寻找商品存在的决定性原因呢?我们今天考察这个问题,需要撇开同商品经济发生过和正发生联系的各种所有制的特点,即把商品经济在各特殊阶段上的差别统统抽象掉,余下的共同点就是与商品一般相联系的利益主体的多元性质。从商品产生的历史过程看,私有制的出现把人们分裂为彼此各自独立的利益主体,于是在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交换劳动便采用了商品交换的形式,并使人们把产品作为商品去生产。从今天的现实看,即使在消灭了私有制的领域中,社会主义公有制也未发展到“设想”的高度,每个企业仍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利益主体的多元性质在这里也被保留下来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