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沿用乐府古题进行创作是初盛唐乐府诗的一大特色,所借用的古题和作品的数量都十分可观。初盛唐诗人多沿用古乐府的本意,但在因袭中又有所革新,利用这种较为自由的诗体来表现其审美情趣和人格理想。在借鉴前代乐府诗的艺术方面,初盛唐文人有意恢复乐府诗的古貌,积极创作杂言乐府,吸收汉魏乐府的语言特点及民歌口语,并借鉴汉乐府的叙事手法和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2.
理工农医类社科学报因其办刊时间短、经验与积累不足,为避免期刊内容平庸缺少学术个性,只有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注重学报的学术水准和学术创新,遵守编辑学术规范,做到刊物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才能提高学报竞争实力,促进学报发展。  相似文献   
3.
船政文化是福建旅游的重点内涵之一,为了更有效服务福建涉外旅游开发,船政和船政文化的英译是否适宜就显得非常重要。"船政"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翻译活动中的"文化空缺词"。出于文化交流的目的,也得益于当前良好的国际文化互动关系,"船政"的英译方法最好采用音译。该译法具有简洁性、包容性等特点,能激发海外游客的探索欲望,还凸显了中国外宣的自信,有利于船政文化的海外推介。  相似文献   
4.
【摘要】新时期,中国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这一理念的实施需要以公务员队伍的行政伦理建设作为基础。然而,"-5前中国公务员队伍的行政伦理失范问题仍然广泛存在。本文通过对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的表现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的制度建设。【关键词】公务员;行政伦理;伦理失范;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加强听说训练 提高综合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训练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通过听说训练,可以较快较好地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进行大量的、反复的训练,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听、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听是信息的输入,是接受,是理解。而说则是信息的输出,是表达,是运用。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贯串与整个教学过程。听说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从而促进读写技能的发展。下面谈谈…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面临来自内部及外部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不足是制约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的直接原因,现存的诸多体制机制问题是制约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原因,而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深刻变革则是制约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的更为深刻的社会根源。在现存大环境下,要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这个小切口入手,创新思路,创新方法,不断增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活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晚唐乐府诗的创作出现了两种创作倾向:一方是刘驾、皮日休等人,他们有意恢复汉魏古乐府的传统,继承中唐新乐府抨击时弊的创作精神;另一方是以温庭筠和李商隐为代表,他们将艳情作为乐府诗新的表现题材,关注内心世界,情感深微细腻,营造出一种新的诗歌境界。  相似文献   
8.
陈瑞娟 《理论界》2012,(2):113-115
文章主要探析中唐新乐府诗的诗体特征。中唐新乐府诗人在选择体裁样式时别具匠心,从中透射出他们的乐府观。一方面借鉴汉魏古乐府之体式,采用古体,有五言、四言、杂言等,风格古朴浑厚,富有情感张力。另一方面又有所新变,吸收唐代民间流行的歌谣体"三三七体"来改造乐府诗,这种体式流利宛转,易于唱诵,为时人所喜,便于实现诗人以诗为奏议的目的。中唐新乐府还采用组诗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表现主题,这类组诗有总题、分题,组诗内的每首诗风格一致,篇幅接近,各个单篇以某个视角来展现共同的主题,有助于深层次开掘主题,有利于传播组诗所呈现出的情感内容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香港社会生态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一带一路"建设给香港青年带来的机遇以及香港青年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问题,最后就如何做好香港青年统战工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青年公务员是公务员队伍的骨干力量,如何加强青年公务员队伍建设是摆在政府部门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广州市35周岁以下青年公务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广泛的问卷调查全面收集资料,运用结构化访谈法深度了解情况,总结和归纳现阶段广州市青年公务员培养路径的现状及其问题,并分析原因,从而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