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颜浩 《炎黄世界》2013,(4):72-74
秋瑾所开创和实践的女性解放的道路,在今天看来依然不失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理论角度阐述了"三案一体化"的概念;并以所在学校八年级物理学案为例,从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矫正迁移三个阶段探讨了"三案一体化"的教学实践;最后就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哲学的发生和起源的问题是将哲学自身作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学的重要课题。与具体科学相比,哲学有独特的起源和发生,它以特有的精神功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从其发生看,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超越,是人类追求精神自由和独立的结果,是精神自我完善的探索和精神世界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4.
颜浩  杨早 《中外书摘》2007,(7):59-61
“父母相亲”初长成 “父母相亲会”于2004年下半年出现于北京,最早始于崇文区的龙潭公园。2004年9月,《北京晚报》做了一个“为白领婚事支招”的栏目,一位家有大龄未婚子女的汪姓老师,给报社写了篇文章,提议那些和她有相同忧虑的父母们,主动联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女高师学生李超之死是五四时期重要的文化事件。男性知识分子借此事件的讨论拓展了女性问题的言说空间,并将妇女解放与启蒙话语相结合,使新女性的形象构建成为现代性想象的一部分,显示了男性知识分子在女性问题上的言说策略与主导地位。而五四女性在新思想与旧道德之间依违离合的处境,不仅凸显了个人身份认同与转型时代之间的矛盾,更呈现出五四时期社会性别问题的复杂内涵。  相似文献   
6.
“一颗没有氛围的星星”——论穆时英小说的精神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特定的时代矛盾和社会文化土壤,也由于主体心性的局限,穆时英的创作在“普罗文学”与“为艺术而艺术”、现代派与传统范式、形式趣味与精神探寻之间尴尬地奔突,却各方面都难达极致,只能处于两面不讨好的境地,做“一颗没有氛围的星星”,这种精神走势,典型地表现了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1925年因"五卅"惨案而发生的一系列政治和社会事件,对于分处京沪两地的知识分子群体而言,都是意味深长的沉重一课。面对由此产生的激进民族主义与反帝爱国风潮,与上海知识界的转向和调整不同,北京舆论界呈现出认同与质疑并存的复杂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足以证明,"五四"启蒙精神在"五卅"运动后出现分野,这种分野对于不同类型知识分子群体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 0世纪2 0年代北京的同人杂志《语丝》和北新书局为研究对象,通过讨论《语丝》以北新书局为根据地所进行的编辑、出版和发行等运作手段,揭示了民间化出版机构出现的必然性及其在现代文化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现代评论》的两个专栏:“时事短评”与“闲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浩 《北京社会科学》2003,4(3):141-147
“时事短评”和“闲话”是 192 0年代北京颇有影响的同人刊物《现代评论》的两个重要栏目 ,它们保证了杂志的办刊宗旨在技术层面上得以顺利实现 ,对中国现代期刊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此外 ,通过主题栏目的设置和文体风格的形成 ,以《现代评论》为中心的文人团体建构了阐释自我的舆论氛围 ,并借此影响和干预公众社会。  相似文献   
10.
北大学生林德扬自杀是五四时期重要的文化事件。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反省与论争,新知识分子群体拓展了青年问题的言说空间,构建起与整体思想文化环境相一致的众声喧哗的舆论状态,显示了在启蒙和动员青年时不同的话语策略,进而对"新青年"的塑造模式与路径进行了多层面的探讨。在与林德扬自杀事件的碰撞中,受到儒家传统的生死观、近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激进理想主义等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自近代以来便作为一种重要文化思潮而存在的"少年/青年崇拜"呈现出价值的多向度与内在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