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平均每五年就要出现一次较大的经济波动,如何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海外学者对我国经济波动原因及相应宏观调控政策多视角的研究表明:广义国有经济部门的软预算约束是中国经济频繁波动的原因,货币供给量应当作为宏观调控的有效监测指标,直接控制信贷能够遏制过热,但更为有效的政策选择是提高国库券的利率;从根除我国经济频繁波动的根源来看,改革国有经济部门是关键;在未来的宏观控制中,要充分重视外部经济和能源可能造成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近一段时期以来,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举措成为人们广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房地产为什么会出现过热呢?房地产作为一种特殊的耐用消费品,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地理位置的惟一性使其具有了保值和增值的功能,使得房地产脱离购买者本身的消费需要而成为了投资工具,需求量就得到了显著提升。而投资中国房地产在近期的国内外背景下具有较高的回报率,投资者必然趋之若鹜。为了遏制可能出现的房地产泡沫,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策效果已经产生。  相似文献   
3.
自2005年3月16日“国八条”发布以来,中央政府已出台了明确针对房地产的多项调控措施,一些地方政府也在形式上出台了相应措施予以配合。然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最新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全国70个城市房价同比平均上涨了5.5%,带有福利性质的经济适用房也上涨了4.4%,北京、广州、深圳等地房价甚至出现了狂涨的态势;房地产投资也同比增  相似文献   
4.
社会治理、社会发展与财产权制度安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通过文艺复兴建立起了私有财产制度,它的确立为人的行为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行为准则,促进了社会治理绩效的改进。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物权的权利逐步分散在不同人的身上,由此形成了产权理论,这表明西方由最初物权治理关系发展到了行为治理关系的层面,这是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深化的一个重要拐点。与西方从财产权制度到产权制度的自然演进不同,我国的改革则是经历着从产权制度到财产权制度的逆序演进轨迹,这种没有经过历史强化的制度安排极大制约了产权改革绩效的显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市场的逻辑出发,推导出利益诱导机制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大作用,考察了西部在各利益集团博弈中的地位,揭示了各利益集团为获取西部开发中的潜在利益而促进制度创新的可能性,最后探讨了西部制度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论争贯穿于经济发展理论发展过程的始终。本文考察了自发展经济学产生以来的主流理论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讨论及其变迁的原因, 并对二者的关系做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论争贯穿于经济发展理论发展过程的始终。本文考察了自发展经济学产生以来的主流理论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讨论及其变迁的原因 ,并对二者的关系做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回望2010年上半年的中国经济,真可谓是千言万语道不尽。一方面,金融危机的余波,还在全球范围内暗潮涌动。刚刚开始的经济复苏,遭遇了肆虐的欧债危机的当头一棒。还算得上是一枝独秀的中国经济,也被这股突如其来的风险搞得人心惶惶。另一方面,年初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遭到了宏观调控的横向拦截。结构调整、房地产调控……一系列的政策出台,让经济增速进入了下行通道,"二次探底"的说法甚嚣尘上。  相似文献   
9.
最近有报道称,6月份对持仓股民的一项调查显示,最近一年未参与交易的A股有效账户达到2080.74万户,比去年末激增600万户。而在开户数增长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10.
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论争贯穿于经济发展理论发展过程的始终。本文考察了自发展经济学产生以来的主流理论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讨论及其变迁的原因, 并对二者的关系做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