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4篇
统计学   10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管仲约生于公元前730年,死于公元前645年.曾任齐桓公的宰相40年.“管子”是人们对管仲的尊称.管仲的言论、政策、方针等等,都被记入《管子》这部著作中.《管子》有24卷、76篇.其中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法制等各方面的问题.本文只简单概述一下其中有关统计理论和人口调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统计工作已经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但是过去一般偏重专业统计,没有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否则满足不了从全局出发,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3.
李悝,一说即李克,生于公元前455年,死于公元前395年,曾作过魏文侯的宰相,是一个开明的政治家.当时,魏国已经进行过一些封建改革,地主阶级正取代着奴隶主的权力.而李悝在任宰相时,又提出反对不劳而食,反对依仗先人的权势作威作福,反对溺爱儿孙,以及废除世袭制、广开才路等主张.这种政策的贯彻执行,对进一步限制、剥夺奴隶主特权,扶持新兴的地主制度,为封建生产方式向新的阶段发展,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叔鹤 《统计研究》1985,2(3):80-80
沈括,北宋神宗时人(公元1031年—1095年),字存中,生于浙江杭州。他博学多能,是北宋时的三司使(财计长官名)。他擅长天文、算学、历史、考古、音律、医药、冶炼、水利及工艺技术。当时他积极投入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工作,锐意革新。为了避免米谷价格波动影响“和籴”,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平均价格的方法。用他自己的话说:“刘晏,掌南计,数百里外物价高下,即日知之。”从而使他得到启发。因为原来“每岁发运司和籴米于郡  相似文献   
5.
刘叔鹤 《统计研究》1985,2(2):72-77
由于隋朝末年的起义战争和隋王朝及地主武装的屠杀残害,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破坏,致使关东及黄河流域形成千里无烟,江淮之间杂草丛生的局面。为此,唐朝统治者就在隋制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均田法,旨在使荒地得到垦殖,使朝廷和百姓都能得到好处。  相似文献   
6.
“统计”一词,是在清朝末年由日本传入中国的.在这以前,凡有关调查、登记、核算之类的工作,统称之为“计”、“数”、“计会”,“会计”或“审计”等等,而且会计和统计也未加区分.  相似文献   
7.
刘叔鹤 《统计研究》1984,1(3):77-75
编户就是编入户籍为平民。编户齐民是封建国家利用农民的分散性,把他们作为劳动力以十、五为单位编制起来的一种制度。通过编户齐民,可以化出大小地主,也可以转化为赤贫,但转化为地主的是少数。《史记·货殖列传》:“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汉书·高帝纪下》:“吕后与审食其谋日:诸将故与帝为编户民。” 《汉书·杨胡朱梅云传》:“孔氏子孙,不免编户。”颜师古注上说:“列为庶民也。”编户,也称编氓。可见编户就是把百姓编入人口簿籍,称为户籍。户籍的编制,当然是为赋税的征收和徭役服务的。  相似文献   
8.
刘叔鹤 《统计研究》1986,3(3):75-80
我国采矿事业,在历史上称为“坑冶”。矿冶事业的产生,史册记载不全,很难确定其创立于何年。早在战国时,齐管仲就尝言盐铁之利。汉桑弘羊建议榷盐铁。自汉以后,各朝均置有盐铁官,反映国家有了征榷坑冶的政策,从中取利了。在唐代,对坑冶事业,逐渐有所记录。宋代时,矿冶统计就比较有据可考了。据历史记载,采矿冶炼业,在宋代就颇为官民所重视了。 我国矿冶采区,开始在浙江、福建一带,随后移向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最后发展到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及湖广,并遍及全国。  相似文献   
9.
刘叔鹤 《统计研究》1990,7(4):70-72
自古以来,历代君王,为了统治人民,抵御外侮;不少将相,为了辅佐君主,治国安邦;不少杰出的、有远见卓识的精英,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基本上都懂得应该从实际出发,掌握国情,才能定出方针政策和实施办法。也就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的道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改造世界,必先认识世界。统计作为制定政策、管理国家的一种重要手段,作为监督检查工作成效的一种有力工具,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了解、所运用。  相似文献   
10.
刘叔鹤 《统计研究》1990,7(5):69-70
7.徐斡(公元170—217年),三国时人,为建安七子之一。后汉灵帝时,他著有《中论》两卷二十篇,其中《民数》一篇专论人口问题。他认为人口数是制定一切政治经济政策的基础。他指出:“治平在庶功兴,庶功兴在事役均,事役均在民数周。民数周,为国之本也”。他认为执政者首先应掌握人民的数目,使人尽其力,百业兴隆,才可以使国家殷富。他认为如果“户口漏于国版,夫家脱于联伍,避役者有之,弃捐者有之,浮食者有之,于是奸心兢生,伪端并矣”。所以要保证贡赋税收、器用制造、禄食分配、安排四役和筹建军旅等首先就必须掌握民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