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32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统计学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野食民族(foraging peoples)以狩猎、捕鱼和采集野生植物及昆虫为生。过去20年里,由于三个原因,在野食民族或一般常说的狩猎-采集民族中进行人类学研究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了。首先,在过去100年中,研究野食民族的机会正以极快的速度消失。因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趋势,以野食向其他  相似文献   
2.
美国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90年美国进行了第21次人口普查,其标准时定在4月1日。本文根据已获得的这次普查的主要数据,结合其他来源的某些资料,对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美国人口状况作出了初步分析。同年中国也进行了人口普查,本文在某几个项目上对美、中两国的普查数据也作一些对比分析,以加深对中国人口现状的认识。人口总量的变动不包括驻外美军,1990年普查时美国共有248,709,873人。与1980年普查时相比,十年中纯增22,164,068人,这一增长量比前三个普查间隔期都小;增长率为9.8%,在所有20个普查间隔期中仅高于1930~1940年,居倒数第二位,这表明美国人口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人口迁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了前三次普查所没有的人口迁移项目,从而为了解近5年中我国的人口迁移状况提供了权威数据。以此再结合对其它资料的分析,使我们可以为建国40年来的人口迁移,尤其是省际人口迁移,勾划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 (一) 应该承认,过去我国一直缺乏有关人口迁移的完备统计。户籍登记机关提供的数字,已汇总发表在《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相似文献   
4.
在生产力迅速发展 ,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新形势下 ,东部发达地区应高度重视加速推进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问题。论文以农村生产力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上海市郊区为例 ,对与加速农村人口城市化相关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指出近年来上海郊区农村社会经济包括城市化虽已取得很大发展 ,但城市化仍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 ,城镇的人口规模偏小、“分散式集聚”等矛盾也比较突出。论文提出了加速上海郊区农村人口城市化的目标 ,并对其可行性作了论证。在此基础上 ,还对近期迅速推进农村城市化应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以来美国国内区际人口迁移态势和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美国80年代以来区际人口迁移状况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环境、人口状况等方面,对美国区际人口迁移的动力机制进行综合研究;在探讨美国未来人口迁移趋势的同时,指出美国人口迁移的变动史对于把握我国未来人口迁移的走势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当代国际永久性移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移民政策的重大变化 永久性移民,是国际人口迁移的重要形式之一;但它并没有严格的定义,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的人长期移居另一个国家,并享受该国合法公民的大部分权利,主要是居留权和工作权,经过一段时间(例如5年或更长一些)以后,入籍为该国公民,则可基本上享受其全部权利,包括选举权。 国际间的永久性移民由来已久,19世纪中叶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为其高峰期,1881年至1930年仅从欧洲即移出了4000万人。本世纪30年代,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移民人数大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所恢复,但总的规模与前述高峰期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7.
张善余 《统计研究》2002,3(10):9-12
一、问题的提出与许多社会经济现象一样 ,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差别虽然在定性上比较容易理解 ,也易于取得共识 ,但却难以在两大范畴之间定量地划出一条清晰的界线。原因就在于它们彼此之间始终存在着大量的渗透、过渡和转移 ,而且它们又都属于历史范畴 ,处在经常的发展、运动之中 ,还受到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多种影响。联合国人口专家曾指出 :“各国‘城镇’所在地的定义各不相同 ,在同一个国家里 ,也因时代不同而有差别。此外 ,在某些国家 ,还有两个或更多的定义同时存在。城市化既是数量上的 ,也是质量上的一种进程 ,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就…  相似文献   
8.
弯腰走进斯瓦林家烟雾腾腾的茅舍,我就意识到这里正进行着一桩很重要的事。屋子里人很拥挤,借着在幽暗中跳动着的火光,可以看到一张张憔悴面孔上的种种姿态和表情。人们都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有节奏地哼唱着赞美歌。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春天巡视南方时谈到了许多问题,其中指出要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各种经验和做法;还谈到当初没有在上海搞经济特区是一个失误。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城市化问题上,能给予我们许多启发。 要借鉴外国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各种经验;那么,已搞了200年城市化的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的地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国于1987年进行的1%人口抽样调查,第一次提供了有关人口迁移的较为系统、详尽的资料。据此,并参考其它材料,我们可以对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的地理特征作出一个初步总结。一、关于迁移量和迁移率我国人口迁移的规模有所增大,但总的看来,仍然是一个人口分布相对凝固的国家。据1%抽样调查资料推算,从1982年7月至1987年6月的5年中,我国人口迁移总量约为3,050万人。若以迁移4~5年的人口数量为100,则3~4年的为142.1,2~3年的为191.8,1~2年的为217.9,不足1年的为190,这反映出我国人口迁移的规模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