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古典诗学与20世纪新诗名家之间一脉不断的血缘传承关系,呈现三种样态:一是新诗名家现身说法,坦承自己的新诗创作与古典诗学的密切联系;二是虽未明确表述过自己对古典诗学的纵向师承,但其新诗创作得力于古典诗学之处仍斑斑可见;三是少数新诗人如纪弦等,公开否认自己的新诗创作与古典诗学的联系,然究其创作实际,亦和古典诗学有着牵扯不断的瓜葛。理清古典诗学与新诗名家之间的传承关系,对于建立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提升古典诗学研究与新诗创作批评的水准,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诗学体系,均有突出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景龙 《河北学刊》2024,(3):117-126
在全面继承诗骚以来中国诗歌抒情言志传统的基础上,李白把初盛唐抒情言志诗歌推向令后人望尘莫及的顶点。无论是题材内容的选择处理,还是体裁形式的继承创造,抑或是强烈的主观色彩、丰富的想象力、变化莫测的结构等等,都呈现出在其他时代、其他诗人的诗歌作品中难以模仿复制的“顶点”状态,集中展现了李白的天才诗艺与恢弘壮阔的盛唐气象。李白诗歌的顶点抒情,依托于持续上升、臻于顶峰的伟大时代,厚植于自由繁荣的思想文化沃土,是初盛唐以来持续走高的诗歌抒情性的终端显示,更是诗骚之后、汉魏已还的传统抒情诗艺术的最后总结。  相似文献   
4.
古今乡愁主题诗歌在持久、大量的写作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沿续使用的表现模式,本文将其归纳为登高思乡思亲等六种,并对这六种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构建创新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加强教学评价工作,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教学工作,有利于调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拟就构建创新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意义、原则、当前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及构建创新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应把握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旨在提高创新教育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与科学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已成为毕业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是在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的规范下,为大学生提供教育、培训、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虽有开辟鸿蒙之功,但也留下了明显的遗传胎记,呈现出一种典型的过渡形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诗集中大部分作品的政治和伦理性质,二是新旧兼收的编排体例。这种带有浓厚旧体诗特征的新诗构建,既是诗体演变的艺术规律,也给白话新诗留下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国白话小诗的艺术优势,从形式的角度看,在于行少字少,篇幅短小;从内容的角度看,在于高度集中浓缩.白话小诗仿佛烈性酒或浓缩铀,以质而非以量取胜.从而有效地克服了新诗章句冗长芜杂、意味稀薄浅淡的毛病,提高了新诗的艺术品位,增强了新诗的可传诵性.  相似文献   
9.
杨景龙 《河北学刊》2007,27(5):110-113
中国新诗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诗体建设的形式问题,新诗作者普遍滥用自由,导致新诗文本的浅白、啰唆和枝蔓芜杂。因此,新诗作者应有意识地向中国古典诗歌学习,强化形式意识,注重新诗诗体建设,从而有效地提高新诗的整体艺术质量。  相似文献   
10.
南宋词人蒋捷《竹山词》的开放词风,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融入骚意与曲趣,二是散文化、议论化,三是多种形式试验,四是模拟、融化南北宋豪放、婉约诸家。在博采众长、融合诸家的基础上,蒋捷词显示出淡漠中潜沉咽、流畅中有蕴蓄、绮丽中见清奇、柔婉中露豪逸、俚俗中参雅趣、疏落中显缜密、陈熟中透尖新的自家面目,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南宋词史上占有一席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