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统计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制度变迁与“中国模式”的逻辑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及其三大构成要素关系的理论,可将现代化发展的制度变迁逻辑,在理论上分为“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和“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两大类型。其变迁手段是通过创设式制度变迁和移植式制度变迁的交替使用来进行的。具体路径体现为:产权制度变迁、组织运行体制变迁和意识形态的调整三者之间的相互博弈关系及其创新过程。中国现代化的制度变迁以“制度环境变化→意识形态变迁←→产权制度变迁→政府组织形式变迁→制度绩效”的独特路径,验证了“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其所包含的逻辑路径,正成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可资借鉴的一般范型。  相似文献   
2.
预算分配碎片化已经成为阻碍预算分配效率改进的重要因素,也成为预算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碎片化权威体制模型认为权威的碎片化是结构性,程序性的改革政策将强化权威的碎片化程度。文章通过对广东省A区项目绩效预算改革的经验研究发现,项目绩效预算改革通过专家独立评审、项目化评估和整合性政策要求等措施,一定程度上整合了因功能管理、信息不对称和切块预算导致的预算分配碎片化格局。这种整合是通过将政治冲突排除到预算过程之外而实现的,这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预算从属地位的回归和地方政府统摄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3.
武玉坤 《社科纵横》2010,25(3):23-25
改革开放以来,如何保证经济快速发展并保证发展成果的公平分配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但在改革过程中却一直隐藏的一种第三类问题,市场规范。不规范的市场发展不仅会扭曲经济发展带来信用危机还可能导致所有人都陷入可怕的风险境地。成熟的市场经济一定是与有效的市场规范相伴而生。本文认为,要维持改革的持续推进,要重新认识市场经济,将市场的规范化与其经济发展功能并重。  相似文献   
4.
预算资源配置领域有一个经典的"科依问题":"应该在什么基础上决定将资金X分配给活动A而不是活动B?"针对这一问题,形成了预算的政治理论和经济理论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前者认为应该根据决策者间的政治互动来配置资金,后者认为应该通过理性计算来配置资金.双方都尝试在各自的框架内排他性地解决所有的资金配置问题.其实,根据预算活动的价值特征不同,可以将预算活动分为价值不可比的异质性活动和价值可比的同质性活动两类,在异质性活动的资金分配中政治标准具有优先性,在同质性活动的资金分配中经济标准具有优先性,而"政治理性化"可以成为融合预算资金配置的政治理论和经济理论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5.
行政学研究的非本土化与非规范化这一"双重困境"已经成为我国行政学研究反思的共识性认识.但既有反思性研究普遍缺乏对行政学研究的历史意识考量,这正是公共行政学学科认同危机的深层次根源.作为一种思考方式的历史意识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化解社会科学身份危机的学理资源.对于新近引入的公共行政学而言,更应该注重历史意识的重要作用.强调时间上"共时思考"、地域上"地方知识"、方向上公共关怀、旨趣上批判意识和态度上价值承诺的历史意识,应该成为重构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必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获得明确而稳定的收入来源的同时却面临着越来越严峻支出压力。而单单的财政学视角又难以解释和解决这种收支矛盾。文章认为制度性压力、结构性压力和不确定性压力是影响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并认为财政途径和政治行政途径结合是维持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既有文献的分析和对美国预算改革历史的考察显示,每次预算改革都追求某种特定的"预算价值"形成相应的预算焦点,新的改革虽然直指既有制度的弊端,但每次改革都会保留以往改革的价值追求形成价值积累。预算焦点的变革是公共预算追求公共责任的不同表现,预算价值的积累反映出对公共责任的发展和丰富,但价值积累性改革往往对后续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导致改革难以完全成功,这种积累性改革经验也为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借鉴带来巨大困难。  相似文献   
8.
和以往研究把现代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分析不同,本文把现代化当作一种知识类型来看待,运用知识社会学方法,从知识起源的角度对现代化理论的产生及其在思想史上的独特性进行分析,认为现代化理论由于其认识论上的自然科学偏见使其在实践中的失败不可避免,同时也使现代化研究难有突破。而寻求一种摆脱自然科学认识论的束缚,适合认识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方法成为重新认识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公共预算是一个政治问题,公共预算的政治意蕴已经得到了学界的认同,但预算政治的表现形式却多种多样.通过对美国预算政治的变迁和我国预算改革的分析,文章研究了"预算政治"的表现形式问题.主要观点是,在我国社会主义体制下,已经建构了预算政策政治的制度架构,但由于相关条件的缺失,政策导向的预算政治没能有效实现,随着我国预算改革的不断推进,预算政治逐渐由微观的"博弈政治"转向宏观的"政策政治",而进行中的绩效预算改革为这种转变提供了一种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0.
高校研究型教师是指既注重学术研究,又注重教学研究的教师。课程行动研究是一种强调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它要求教师完美地兼任着“职业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角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