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未成年女性犯罪的总体数量较少,但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犯罪后果趋于严重,需要引起重视。未成年女性犯罪的特点有:犯罪类型多样化、手段暴力化,且带有女性自身的特点;共同犯罪居多,刑期以短期刑为主;以情境性和冲动性犯罪为主;被害人多为女性等。未成年女性犯罪的心理原因主要包括:在信息加工方面,关注内容低俗,学业表现不佳;在行为调节和控制方面,犯罪动机以谋财为主,负性情绪较多,需要层次不高,价值观不正;在心理特性方面,情绪智力低,人格不健全。在心理健康方面,在犯罪前往往长期承受巨大压力;犯罪前常空虚无聊,多出现偏差行为;多存在心理创伤。相关部门应当据此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与教育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通过对14所普通高中、15所职业中学704名教师的问卷调查,将普通高中、职业中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和工作压力对教师职业枯竭的预测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第一,工作压力对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教师的职业枯竭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但是存在差异;第二,教学效能对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教师的职业枯竭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但是存在差异;第三,通过对工作压力和教学效能的联合考察,能够更好地预测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教师的职业枯竭。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对29所学校763名高中阶段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探讨了工作压力、教学效能对教师职业枯竭的作用机制.对数据进行分析后,进一步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教学效能和工作压力对教师职业枯竭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个人教学效能感对职业枯竭的四个因素均存在显著的预测效应,而一般教育效能感只对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存在显著的预测效应;工作压力中的四个因素(领导与管理、工作负荷、人际关系、社会)对教师职业枯竭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工作压力还以教学效能感为中介变量对职业枯竭的各因素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