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统计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  相似文献   
2.
一个理想社会既应有富裕的物质生活,也应同时促进人的情感、精神的丰富和自由发展。美国著名小说家洛伊丝·劳瑞的《记忆传授人》展现了一个表面上富裕安宁、人人舒适的乌托邦,但小说中出现的高频词“同一”却暴露出其乌托邦外表之下的敌托邦内里。它以“同一”作为决定一切的标准和目的,无视人类幸福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消除差异,扭曲人性。通过放大富裕社会的深层危机,小说为反思晚期资本主义现代性宏大叙事提供了一种有益的警示。  相似文献   
3.
话语与表演:朱迪丝·巴特勒对性别身分的解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作为一种社会身分由于其蕴含着对女性的不公,一直受到女性主义理论家的诘难.朱迪丝.巴特勒对性别身分的解构从话语建构和身分表演入手.她认为"性别"只是一种话语效果,"一种幻像的幻像"."性/性别"都不是人类固有的物质属性,而是人类在社会权力关系网络中对性别规范和性别理想的不断表演.她试图解构和置换性别的二分机制,为不确定的性别和性征开放空间,但其实这也只是她个人建构的性别理想.  相似文献   
4.
18世纪英国女作家范尼·伯尼在其作品《伊芙琳那》中关注女性作为男权文化中的“他者”的生存困境与悖论,以深刻的历史意识洞察了社会边缘群体历经的不平现实,用边缘的声音质疑了男权话语主宰的社会秩序及其蕴涵的意识形态.同时,以情感主义美德作为女性的文化武器,曲折表达了伯尼及其女主人公们建构女性主体地位,消解男性中心权威的政治意向.  相似文献   
5.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在整个女权运动历史中,还是在女性主义诗学发展历程中,伍尔夫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将女性主义引入诗学领域的第一人,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具有整体性、开放性、经验性和非政治性等鲜明的形态特色.重视这些特色有助于重新认识伍尔夫在女性主义诗学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并从中获得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一方面在小说人物的构思和主题风格带有前辈简·奥斯汀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他叉是对前人作品进行“误读”来确立自己的“强者地位”。本文拟从影响与误读两个视角分析《赎罪》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建香 《东岳论丛》2007,28(4):76-78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发展长达半个多世纪,从其发展历程来看遵循着这样一条规律: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一定能够发展;反之,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该文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两大时期、八个阶段,同时进一步分析了目前山东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文化上,赛珍珠认同自己的中国身份,但中国人并不认同她;她的美国血统决定了她的美国身份,而美国却没完全接纳她。她不能像一般人那样拥有单一而又确定的文化身份,因而内心里总有种无“家”可归的焦虑。她终生都在寻觅和重建自己的文化身份:一个中西文化的融合者、沟通者。这正是她从事写作和中西文化交流工作的强大心理动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在发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随着国内普通高校扩招和大批民办高校的兴起,高等教育正在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这是社会文明与进步和全民素质提高的标志之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年7月份,全国待就业毕业生为50万人,2003年7月份达到70万人,2004年全国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280万人,比2002年(145万)几乎翻了一番,比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精读修订本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重视“说”的能力不够 ;文化导入不够 ;词汇面较窄及有些课文题材较陈旧、思想陈腐 ;语法知识不够系统。希望能给教材编写者一些建议 ,也望能引起大学英语界同仁对这些普遍存在的不足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