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20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及其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借助各省区人口老龄化的演变过程及其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相关程度变化,来判别中国是否出现"未富先老"、"城乡倒置"或"人口红利"消失阻滞经济发展以及区域差异化演变等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发现:(1)中国各省区的人口老龄化演变阶段差异很大,但基本没有出现"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并没有妨碍经济发展,这既与经济转型、开放经济等有关,也符合全球人口老龄化演化的一般规律;(2)勾画中国各省区人口老龄化演变特征,可将其划分成四类不同的人口老龄化类型,其演变历程的地域推移与地域集聚现象十分明显。就目前的演变过程来看,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地区经济发展有明显相关性,经济发展成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文章先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与联合国法为基础,采用多种修正模型得到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人口城镇化率增长曲线;再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来修正全国及各省份的人口城镇化率,并通过夜间灯光数据对修正结果进行佐证。结果表明:首先,不同修正方法的行政统计值偏差率差异较小,受到人口普查统计“一次性修正”的影响,距离普查统计年份越远的年份偏差率越大;其次,采用基于普查修正值的普查数据修正法得到的人口城镇化率修正结果弥补了统计年鉴直接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作为2020年年末人口城镇化率的缺陷,相较于仅使用联合国法的人口城镇化率理论值、基于行政统计值的行政数据修正法得到的人口城镇化率修正结果,更贴近理论与实际;再次,修正后的全国人口城镇化率与夜间灯光数据的相关系数均在0.90以上,修正后的省份人口城镇化率变化与夜间灯光数据的变化基本吻合;最后,由于上海进入人口城镇化“趋零阶段”,黑龙江、内蒙古出现人口大量流失与城市收缩现象,因此影响了夜间灯光数据对人口城镇化率的佐证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