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市"十二五"期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继续坚持发展并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注重统筹兼顾,提出了"缩小贫富、城乡、区域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到2012年,基尼系数降至0.38左右,  相似文献   
2.
我国虽有多个法律部门对上市公司收购进行调整,但立法还是有一定缺陷。通过借 鉴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先进制度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的特点,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法 律制度作出积极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呼唤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体系,因而信用关系空前发达复杂。现代社会分工体系是在现代信用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现代信用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和灵魂。本文分析了我国社会信用的现状及其危害,信用缺失的原因,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目标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劳动就业问题一向是政府工作中的头等大事,同时也是众多百姓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话题。2003年初,湛江市城调队在市区部分居民家庭,对在职职工进行了关于就业现状、工作的满意度、择业倾向等调查,结果显示:四成的职工对现有工作状况基本满意,人们的择业倾向于职业稳定、安全,同时,众人也深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5.
缩小三个差距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的重大任务;是十二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是避免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选择;是巩固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重庆实现314总体部署,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直辖市,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路径。重庆缩小三个差距的理论支撑体系是民生公平和谐理论。民生公平和谐理论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理论基础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大环节。实践基础来源于重庆近年来实施的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开展缩小三个差距的实践探索和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论述到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这一重大问题时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一个崭新的论断,是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必将对我国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思想解放的标志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来,我们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第一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的真理标准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突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桎锢,  相似文献   
7.
甘强 《理论界》2007,3(5):157-159
经济法和社会法均将社会本住作为其法本位,这导致了二者关系的紧张,笔者从分析法本位概念的内涵入手,认为社会本位的特定含义是维护社会利益,并从社会利益的主体“社会”以及社会利益的“利益内容”两个角度探讨了二者社会本位观的并同。指出了经济法的社会观是经济性视角的整体社会观,而社会法是社会性视角的整体社会观和部分社会观的兼有;经济法的社会利益强调经济秩序、经济安全和经济发展,社会法的社会利益则着眼于弱势群体利益的维护以及社会稳定和社会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价值基准属于价值的范畴,我们应当依据主体间性的当代哲学观来认识它。经济法调整利益的价值基准是指在经济法领域中,贯穿于立法、执法和司法全过程,对各种利益调整时所遵循的评价标准。当下的价值基准的深层结构存在着“功利主义”与“正义原则”两种理念的对峙从而难以体系化,应当综合这两种理念建构新的价值基准。  相似文献   
9.
我国改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的实现路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改革发展成果是指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公民和社会群体能够感受得到的一切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利益的总和,其经济成果主要表现为九种利益形态.本文借鉴国外发展成果分享的基本作法,从总体思路、多维方式和具体措施三个角度探讨我国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的现实路径,并重点研究法律机制在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分享中的作用,从而提出我国改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法律机制的框架设计.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虽有多个法律部门对上市公司收购进行调整 ,但立法还是有一定缺陷。通过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先进制度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的特点 ,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作出积极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