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统计学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章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工作,首先分析了评估指标的特性及常规的评估方法,并在介绍常用的线性评估模型基础上,考虑到评估实务中非线性评估的客观性,重点研究了几种非线性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2.
基于收益与风险线性组合的最优比例再保险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再保险,是指保险公司等保险人通过订立合同,将保险公司自己承担的风险通过投保的形式转移给其他的保险人,以降低自己风险的保险行为,即“保险人的再保险。”从保险人的角度看,再保险行为就是投资行为,保险人要在收益和风险之间权衡。因此,再保险问题不仅对保险公司的风险决  相似文献   
3.
当前教学理论与实践正在进行一场重要的变革之一,就是由传统的讲授性教学转向体验性教学。本文从体验性教学的含义和特点出发,结合笔者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的实践,重点阐述了在体验性教学中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将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区分为首付能力和月付能力,编制了“首付+月付”式的住房支付能力复合指数,并解释了其几何意义,给出了“等支付能力线”的概念及其性质.讨论了首付比例和利率因素对该复合指数产生的边际影响,对2012年我国36个大中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复合指数予以测算,发现大多数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较低,且有明显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家庭消费模式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居民消费遵循的规范和准则,及其所决定的消费特征的总体概括.消费模式的特征不仅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或者更准确地说,与消费主体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而且消费模式还与其消费偏好、所处的地域条件等因素都有着一定联系.现在,我们将综合考虑收入和地域因素对城镇居民消费模式和消费结构的影响,最终形成一个新的消费模式及其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6.
确定最优比例再保险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程兰芳 《管理科学》2003,16(3):43-45
运用证券组合投资的基本原理和概率论知识,对保险公司承保的不同险种选取最优的自留比例再保险决策问题建立了两类数学模型,特别是构建了确定性等价收益和单位风险下的超额收益最大化模型,并通过实例说明对风险规避型的决策者采用比例再保险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