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统计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选择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使得中西部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河南在能源供应、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河南可依据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适应性和增长极原则,选择出河南的有色、食品、电力、化工、装备制造、纺织、建材、交通运输、房地产、旅游、批发和零售等行业为产业转移的重点,选择出中原城市群及其产业带以及其他区域具有一定优势和规模的产业带和产业集群作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这对于河南更加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工业化加速的进程中,城乡关系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城乡(工农)二元结构愈来愈突出,这表现在城乡越来越大的收入差距上,据统计,1997-2003年7年期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只增加了695.9元,不到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年均增长速度不到城镇居民的一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80年代中期的1.8:1,90年代中后期的2.5:1,扩大到2003年的3.2:1.如果考虑到城市居民在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到的国家补贴,而农民要交纳的各项税费,以及农业生产投入,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将扩大到5:1-6:1.  相似文献   
3.
江苏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江苏的资源环境现状已承载不起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新时期江苏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改变,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一种相对于传统工业化模式而言能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循环经济模式建设,需要正确处理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统一推进与灵活协调两个基本关系,加强各层次循环经济主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