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统计学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这一讲将通俗地介绍“耗散结构论”。耗散结构论是以普利高津(prigogine,j.)为首的布鲁塞尔学派物理学家们近20年来对人类作出的杰出贡献。它主要从热力学出发研究非平衡系统。这个理论的提出,不但解决了一些先前物理学家们迷惑不解的问题,而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从习惯于研究平衡系统进而研究非平衡系统,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人文科学带进了一个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2.
三、“牵牛要牵牛鼻子”上一讲结合力学的例子说明事物特性由其所处的平衡态决定.并从势能二角度说明平衡态总是对应于“势谷”的。因此,要改变事物的特性(平衡态),即由一个势谷到达另一个势谷,有两条途径:一是降低势垒,二是增强“涨落”。这—讲中,我们将进而讨论哈肯学派的中心课题:组织与自组织。下面先从日常生活中举些例子来说明。  相似文献   
3.
上一讲中我们提到蚂蚁筑巢的问题:当蚂蚁用来筑巢的杂乱无章的材料堆中某一部分变得足够大时,一根柱子与一面墙就建起来了,紧接着蚁巢的拱型空间结构也就应运而生了。蚂蚁筑巢给人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启迪:新结构能导致事物的进化! 普利高津(prigogine)将这种新结构称为耗散结构。目前,无论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探索各类系统的耗散结构正在成为科学家们所热衷的课题。那末,形成耗散结构的线索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与哈肯(Haken)的协同理论又有何区别?在这一讲中我们将着重研究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二、“涨落”会改变事物的特性“新三论”主要研究一个系统如何由平衡状态转化为非平衡状态,又转化到新的平衡态或恢复原先的平衡态。这一讲我们先结合力学系统,解释一下什么是平衡态,什么是非平衡态,然后研究平衡态与非平衡态是怎么转化的。  相似文献   
5.
“新三论”讲座就要结束了,在最后一讲中,我们就如何将“新三论”应用到社会经济管理中去谈一些看法.一、开放应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按照“新三论”, 特别是“耗散结构论”的观点,一个系统要成为具有生命力的“活”系统,就必须是一个和环境(其他系统)有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换的‘开放系统’.这样的系统,共熵值为负,并不断从低级  相似文献   
6.
一、吹向科学的一股春风1.从“老三论”到“新三论”。20世纪是科学大发展的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划时代的发现、发明和创造。先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905年)诞生,开创了科学史的新纪元。而后卢瑟福的原子结构说(1911年)问世,为原子弹的制造和核能的和平利用铺了路。30年代起以老三论为主的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