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9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4篇
统计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敦煌古藏文拼写的南语卷文的释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和先后从我国敦煌劫走了大量的珍贵文献。英国的这部分敦煌遗书现藏于伦敦联邦关系部图书馆。法国的部分则收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其中除有大量的汉文文献外,还有若干民族文字,如怯庐文(kharosthi)、回纥文和藏文的写卷。这批藏文文献都是吐蕃时期的遗物,英、法两处的合在一起多达五千卷左右。令人瞩目的是那个长达398行、卷首和第394页以下略有残缺的卷子,它虽说是用古藏文拼写的,但尚未确知是古代哪个部族的语言。英国牛津大学的托玛斯(F.w.Thomas)教授曾写出一本长达400多页的专著,把这个藏文手卷影印发表,并用拉丁字  相似文献   
2.
1950年,德国奥夫施内特(Aufschnaiter,Peter)与海因利希·哈雷(Harrer,Heinrich)在拉萨以东5英里的辛多山嘴,在藏民修渠筑堤时,偶然发现一个有16座墓葬的遗址.其葬制有未刻凿的石块垒砌的墓塘.有的就山侧洞穴封以板岩石板,有的则刻石成槽再封以石板,亦有用竖坑的。总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块、石板或卵石实行石棺葬。其葬俗有:屈肢葬;将颅骨与骨骼放入陶罐的二次葬;双人合葬.虽在墓葬中残存有木炭渣,但未发现有火葬痕迹.出土随葬品:陶器有手制或轮制的,在不同的水平线 A、B、C 有所差异:“水平线 A”陶器粗糙;“水平线 B”陶器有装饰;“水平线 C”陶器制作精美,绘有鲜红色彩。陶器形状有:双耳钵、球形钵、单耳罐、双耳罐、罐、碗、有座碗、有耳杯、瓮、瓶、碟、壶及其他容器等.石器有:石臼、石杵、石斧、凹孔石及小绿松石等.铁器有:小刀、铁矿渣、尖状物、镞、铁块以及带金属箔片的木碗等.古人类骨骼的碎片分装16包(袋、箱、小包等),携回罗马,委托罗马人类学研究所的吉纳教授进行分析研究.碎片中共找出三个头颅,颅Ⅰ、颅Ⅱ略有残缺,难下确凿结论.其12-13岁少年的Ⅶ号颅骨保存最为完好,头指数为78.7,吉纳判定属藏 A 中间型.在16包碎骨中尚发现两枚动物牙齿,经古生物学家曼吉里分析研究,认为其中一枚为羚羊类牙齿,另一枚为发育不良的鹿犬齿.  相似文献   
3.
藏族天文历法史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悠久的藏族历史是祖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就和各兄弟民族人民一道,以辛勤的劳动和无穷的智慧,为共同缔造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出了重要贡献。藏族的天文历法在祖国丰富多采的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藏族劳动人民在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的经验总结,是古代藏族天文工作者经过辛勤劳动,在实践中创造发展起来的宝贵结晶。千百年来,对于藏族地区农牧业的生产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一九二一年伯希和在《通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吐谷浑与苏毗的札记》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据《唐书·西域传》:“苏毗,……为吐蕃所并,号孙波”得出结论:孙波即松巴的音译,义为松巴部落。在这篇文章的诸多论点中,只有一点是我们可以慨然接受的,而其余的则尚须进一步加以研究。照伯希和的说法,苏毗是羌语,孙波是吐蕃语,两者系指同一事物。然而《唐书》载:“为吐蕃所并,号孙波……”。只有将这句释为:苏毗隶属于吐蕃之后,  相似文献   
5.
岷江上游石棺葬的族属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引言 在祖国四川西北阿坝藏族自治州的岷江上游、杂谷脑河及少数支流沿岸的二级台地上,密集的分布着一种以板岩或片麻岩石制成石棺古墓。虽早有人对随葬器物做了报道,但是器物的来源多数是采集的,而且出土情况不明,对从事该州民族历史的探索是难以作为依据的。但自七十年代以来,相继进行了科学的清理工作,并详细的揭示了这种古墓葬的文化内涵,这就为研究该州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6.
陈宗祥先生是我国最早介绍、研究《格萨尔》史诗的,学者之一,也是《白狼歌》研究具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翻译的《格萨尔王传》被认为是最早研究格萨尔的参考资料之一,他提出“白狼语~南语一西夏语一普米语等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解,被认为是对南语研究的一大突破。陈宗祥先生尤其将70年来对民族学乌牛白羊两系的探索,贯穿到他对东汉《白狼歌》部落史、古蜀史的考证和敦煌古藏文《南语写卷》的翻译研究上,独树一帜。学界鲜为人知的是,20世纪40至50年代,陈先生收集和翻译的海门道夫的中印边界东段调查报告,最早向国内介绍了喜马拉雅山麓南侧坡九万平方公里地区的情况。我们有幸对陈宗祥先生进行了独家专访,陈先生首次对自己的人生、学术经历和学术思想做了回顾和总结,是授权公开发表的第一篇访谈文章。  相似文献   
7.
说明 日本东京大学山口瑞凤教授在本文中,主要讨论了《敦煌古藏文历史文书》中“象雄Lde du”的意义,他根据该书中多条资料的语法结构、敬语和写作人的立场等,否定了P·伯希和,A·W·麦克唐纳夫人和G·乌瑞译“Lde bu”为王字的意思,而确定为“在同类许多事物中指出其一”的意义。例如“象雄Lde bu”可译为“象雄那样……。”该文对于研究古藏文是有参考价值的,因此特译为汉文。 一九四○年巴黎出版的《吐蕃古藏文历史文书》Documents de Touen-houang relati fs a L histoire du Tibet(以下简称DTH.)是根据伯希和Pelliot与斯坦因Stein的收  相似文献   
8.
产生"统计进社区"这一构想的最初想法来源于赣州市章贡区已经存在且运作多年的"劳动保障进社区"、"烟草进社区"、"税务进社区",以及该区在近几年的全国性大型  相似文献   
9.
一、引 言 明季《松潘边图》是一幅弥足珍贵的民族分布图。是探索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的松潘、茂县、南坪、理县、汶川、黑水以及绵阳专区的平武、北川等县的民族史或地方史极为重要的参考资料。这幅地图收入明人罗洪先增补的《广舆图》中。《舆地图》的绘制者是元代的朱思本。据《明史·罗洪先传》说:“朱图长广七尺,不便舒卷”,“据画方易以编简”,就是说把大幅地图分绘成小幅,以便刊印成书。罗洪先不但保存《舆地图》,也增补了许论《九边图论》十一、《洮河、虔镇、麻阳诸边图》……等,而辑为两卷集的《广舆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敦煌藏文文献中的<南语写卷>及其他相关传世文献对婢药(附国)国名的来源、地理位置、境域,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贡献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婢药(附国)的历史也是<格萨尔王传>的重要史料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