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7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8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3篇
人口学   32篇
丛书文集   331篇
理论方法论   62篇
综合类   883篇
社会学   57篇
统计学   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传播学内容分析法,以中央媒体对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和"最美教师"荣誉称号的"国家教师"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对大众传播的"国家教师"媒介形象进行分析。外在形象包括教师性别、年龄、教龄、外表、场景以及任教的学校类别、区域、学科专业等方面,内在形象包括职业精神、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等方面。研究发现,大众媒体对"国家教师"形象的刻画和宣传符合社会公众认知教师职业的基本逻辑,起到了传递教师精神、端正教师形象、唤起社会尊重教师的功效,但也存在城乡教师形象传播刻板化以及教师普通人形象展现不充分等问题,可在后续的传播中对"国家教师"形象的价值倾向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2.
文学意义的消解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品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大潮冲击下 ,文学面临着意义的流失与消解。文学的这种现状是与整个人类文化的困境紧密相关的 ,是人类发展特殊阶段上的必然产物。中国当代文学应致力于意义的探寻与重建 ,这表现为在对现实的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对理想的重新肯定 ,对现实中的物欲的批判性把握 ,以及对人类生存意义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3.
龟卜文化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龟兆的起源.探讨原始先民对龟卜与龟甲自然花纹的崇拜以及龟兆与龟的自然花纹的关系,可以从中梳理原始龟兆的起源历程.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S油田勘探、开发、炼化、机械、公用工程等多个部门和全局的非线性多级目标优化规划模型,应用关联分析、改进灰色预测、回归分析求取规划模型的约束方程并线性化;编制了相应的计算软件,使之快速预测和优化油田各部门“九五”各年的投资和产值;并将优化结果与油田过去或计划值加以对比,给油田规划决策带来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乃是权威—依附模式。鸦片战争以后 ,随着家族中心主义的动摇、阶级的裂变和改组、社会群体的嬗变与激增以及沿海与内地、城市与乡村二元格局的出现 ,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呈现出从宗法社会到二元结构社会转型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清末法制变革使我国契约法制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观 ,主要体现于民律草案之中 ;北洋政府时期所完成的第二次民律草案 ,从其内容上看 ,有关契约法的规定更为科学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法典中对契约的规定较之前两部草案则有较大变动 ,主要体现在体例的变化以及注重社会公益等方面。考察近代中国契约法制的发展轨迹 ,对于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心学左派在晚明演变过程中异化为一种宗教或准宗教形式,儒家传统经邦济民的入世智慧因心学"良知"消解而体无完肤.无论是王畿的先天正心之学,还是泰州学派后期的居士佛学,都表明晚明心学发展到只有靠信仰才能延续的地步.宗教信仰的彰显对儒家入世智慧的侵蚀应该引起后人理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冯梦龙编撰的“三言”是古代通俗白话短篇小说的杰作 ,但不能简单地将它们划入俗文学的范围 ,归入文化小传统。相反 ,“三言”较多地体现了儒家正统思想 ,与处于自发状态的说话艺术和宋元话本小说有较大差别。它们在思想内涵、文学形式、审美趣味上都发生了变化。“三言”是白话短篇小说雅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美国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小说 ,国内也有不少关于它的评论。本文采取文本细读的方式解读小说主人公悲剧性的命运的产生、社会与自身的原因及其具体表现。主人公霍尔顿看透了周围世界的虚假 ,他试图超越这个虚假的社会 ,努力去寻求真诚与友爱。作者把他放入了一个两难的处境 :反抗 ,目光敏锐的霍尔顿知道是无用的 ;妥协 ,爱好真实的他无法接受。他只能用消极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个虚假社会的愤怒 ,同时向往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挽救孩子的纯真。但现实注定了他的寻找一次一次失败 ,他的向往只是一场不切实际的白日梦。他的这些行动一步一步把自己带入孤独与绝望、最后无路可走的悲剧性境地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应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国古代社会历来是崇尚和谐的社会,但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时,既要从传统思想中吸取有益的思想成分,也要避免受传统和谐观中的一些消极落后因素的影响。和谐社会的制度体系和伦理道德体系,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