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8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05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归纳了在物理学中求和或积分号内的求导方法,并给出了主要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公关人,同事们都喜欢叫我“战斗”。对我而言,“战斗”不仅仅是一个亲切的称呼,还是一种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西省“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特色产品(业)的培育,有效地提升了产业优势;并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培训农民,实现了生产手段科学化;同时以农协为骨架,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以产品为主线,构建形成了生态型产业体系,促进了陕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以下问题:思想有所认识,工作机制尚未形成;资源优势突显,经济强势有待培育;科技兴村已显雏形,但支撑能力不强;产业富村门路较多,但聚集度不高;中介组织初步形成,作用发挥有待提高等。因此,要使陕西省“一村一品”顺利发展就必须统一认识、推进科技兴农、加快品牌培育、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积极开拓市场、拓宽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国家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过程中,为了减少外部冲击所造成的社会经济福利损失,应通过培育市场体系、完善制度保障等措施使知识经济内生化于经济成长的过程当中,政府主要应致力于为这一过程的实现创造各种适宜的外部环境,而不应过多地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5.
源于社会分工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影响着社会团结,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障法则有助于化解社会团结风险。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障法不仅能比较好地维护强调横向团结精神的合作共济理念与强调纵向团结精神的社会权理念,还可为促进各类社会团结提供规范的制度路径。相异社会团结的有机组合形成特定的社会团结结构。为应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障法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制度调整。而这种制度转型将在多个方面推进社会团结结构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聘用教师与私立中学因工资发生的争议仲裁委不宜受理>(<中国劳动>2000年12期)一文作者认为:私立中学是教育部门批准兴办的,说明其不属企业,聘用教师不是工人.无论对照<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3条还是第39条的规定,私立中学和聘用教师均不属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因此,对聘用教师的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不宜受理.对这一观点,我提出如下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7.
居住在甘肃省兰州市王官营村的颜大东老人,看着眼前5间崭新的砖瓦房,激动地说,“要不是共产党的好政策,我这生了两个女儿的穷老汉,恐怕人了土也住不上这新房子。”2008年,甘肃省委、省政府规划用5年的时间,帮助全省10万多户农村特困群众改造危房,并决定将农村“两户”纳人优先改造范围。  相似文献   
8.
9.
丁茂战 《决策》2009,(8):72-72
不久前,中央政治局开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目的在于通过建立一套新的考评机制,扭转事实上的“单纯GDP考核”倾向,用以指挥和引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调整执政方略,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政策化,努力实现发展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杨宏道的诗在当时极负盛名,但他一生多艰,"行天下四方多矣,而其穷亦极矣".文章就杨宏道与淄川的关系作了简略考述.杨宏道的远祖是从辽东迁居淄川的;杨宏道早年生活在淄川;杨宏道52岁返乡后住了一年多就再次离开淄川,去了济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