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在最初意义上,罪刑法定之"法"仅指刑法。然而,为适应急速变化的社会,同时兼顾刑法的稳定性,当代立法者通过空白罪状和参见罪状的方式,将越来越多的非刑事法律引入刑法领域。因此,当代意义上的罪刑法定之"法"也包含了在刑法具体法条指引下而适用的非刑事法律。  相似文献   
2.
罪犯权利的根据有二一是基于人权而确认的罪犯权利;二是基于刑罚的目的而赋予的罪犯权利.刑罚权与罪犯权利在性质上相互对立,在限度上此消彼长,在内容上相互制约,两者又都根植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罪犯权利存在着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利三种状态,罪犯权利的发展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实现从应然向实然逐渐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事再审制度之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刑事再审制度是建立在“有错必究”、“实事求是”、“不枉不纵”等观念基础上的,过于偏重追求“实体真实”、“实质正义”,对国家刑事追诉权没有必要的节制,从而以牺牲程序公正和当事人的利益为代价。这不符合当代刑事司法发展的趋势和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存在着一系列缺陷。本文对现行刑事再审制度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并在借鉴国外立法体例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刑事再审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行刑经济     
行刑经济与刑罚经济、行刑效益、行刑节俭并不是相同的概念,行刑公正应该是行刑经济的当然内涵。行刑经济的确立在于刑法演进过程中刑法观念转变和刑罚演进的必然结果。观念的转变和具体规则的确立是实现行刑经济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有了基础支持和技术保证。电子商务己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点。而作为21世纪朝阳产业的传媒娱乐业,也正面临着提升产业发展的重要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以广东省传媒娱乐业相关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为起点,进而研究我国传媒娱乐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情感与刑事司法并不是对立的,需要重新审视法律超脱于情感的理性神话。在历史维度上,西方法哲学总体上主张情感与理性二分,情感基本被排除在刑事司法之外,二者的分离是主流。我国受儒家伦理强烈影响的刑事司法,自始就与情感结合在一起。在现实维度上,我国当下刑事司法对待情感的态度存在不当的疏离,背离了二者交织的传统。20世纪2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刑事司法出现捍卫情感的潮流,情感在刑事司法中开始回归。在理论维度上,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揭示出情感不一定是非理性的。情感作为人的本质要素特质及理性认知功能,表明刑事司法能够进行情感的输入。情感正以各种形式渗透到刑法体系和刑事司法中。  相似文献   
7.
建立和完善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就企业自身来说,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这也是目前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的共识,但或许尚未用法律语言表述:一是通过公司制、股份化等途径明晰企业的财产权(所有权),二是造就一个专门经营、管理企业的经理阶层,两者分别代表着企业的“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对前者经济学界乃至法学界都已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对后者在前一阶段讨论中的被忽视,似乎可以说明人们并未将企业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将其作为投入、产出的简单机械,殊不知在其中“人”的要素起了不可替代、不可取消的作用。毕竟公司的独立法人…  相似文献   
8.
海难救助的基本原则新论万国海,丁磊由于海上风险的存在和风险后果的严重性,决定了海上船舶很可能遭受危险,一旦遇险,则可能导致船毁、货损、人亡的严重损失。因此海难救助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巨大的社会价值。实际上这一点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从罗马法开始就出现了有关...  相似文献   
9.
论刑法的体系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刑法解释的诸方法中,体系解释居于重要地位.体系解释可以避免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孤立地理解刑法条文,以维护刑法务文内部以及与刑法以外法律的协调,保证解释结论的妥当性和刑法正义的实现.体系解释不仅要求解释者遵循同一律、排他律等形式逻辑的规则,更要求解释者在正义理念的导引下,作出合乎刑法目的的实质解释.  相似文献   
10.
刑事责任的起点应该具备支撑刑事司法和罪刑法定的价值前提.传统有关刑事责任起点的观点不利于刑事司法的运作和对人权的保障,是对刑事责任客观性的误解,不合法的应然性意义,因此必须被抛弃.刑事责任起点的确立应在符合支撑刑事司法运作和罪刑法定的价值前提下进行,因而合理的结论是法院的有罪判决生效之时.惩罚的起点是有效的判决而不是行为的发生,这是刑事法治的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