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打开现行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骕历史骕必修二》翻到第30页,会看到这样一段描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输华货物总值显著增加。由于输入的洋货多为机器制成品,物美价廉,竞争力强,不少中国土货滞销,如东南沿海一带盛产的土布、土纱的销售因此而陷入困境。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根据这段描述,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可是,也就在同页的“课前提示”中,我们又看到了这样的描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据此,我们好像又可以得出结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于鸦片战争之后。很明显,课本的描述似乎有前后矛盾之嫌。那么,中国自然经济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开始解体的呢?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趋势中的一个重大热点.在这一方面,历史教学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是非常突出的.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趋势中的一个重大热点.在这一方面,历史教学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是非常突出的.  相似文献   
4.
凌文泉 《科学咨询》2010,(18):114-114
众所周知,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趋势中的一个重大热点。在这一方面,历史教学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是非常突出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历史教学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因素。通过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