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还是国内阶级矛盾?史学界在这个问题上存有不同看法。我认为,深入讨论这个问题对于推动“九·一八”事变后历史的研究是很有益处的。一、近代中国处在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阶级的双重压迫之下,社会的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呈现着复杂的情况。有时主要矛盾是中外民族矛盾,非主要矛盾是国内阶级矛盾;有时相反。引起两种矛盾主次地位转化的根本原因,是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阶级压迫中  相似文献   
2.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又是著名的学问家。他一生长期致力于学术研究,不仅在部分学科领域做出了显著贡献,而且对整个学术如何发展提出了许多卓越的见解和正确的主张。这些见解和主张,对当时我国的学术发展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在今天也仍有其参考的价值。本文拟对蔡元培这方面的思想作出初步的整理与分析,请读者批评指正。一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其内部的规律性。人们为了促进某种事物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必须首先把握这一事物内部的规律性。蔡元培关于发展学术的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揭示了学  相似文献   
3.
紧密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种优良作风。这种优良作风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就开始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各地党员深入铁路、海港、工厂、矿山,了解工人疾苦,向工人宣传革命道理,集中工人的要求,领导工人进行争取政治权利和经济待遇的斗争。国民革命时期,各地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广泛发动、组织、领导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进行反对帝国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环境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本市场上盈利很高的明星企业,人们往往对其推崇备至。这些明星企业,尤其是重污染行业中的企业往往不是靠技术与管理来获取高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利润,而是靠减少环保成本来获得更多利润。本文以紫金矿业为例,探讨该企业在履行环境责任方面的现状、问题、原因。最后提出企业的环境治理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1923-1937年山东权利归还中国期间,日本并未停止毒化山东的活动,只是方式由公开进口毒品和实行鸦片专卖制度转为走私进口和秘密贩运制售毒品.在日本驻济南总领事和警察的纵容包庇下,日本侨民以领事裁判权为护身符,在山东各地大肆贩运制售毒品,严重地毒化着山东社会,给山东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1915年兴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深刻的反封建的文化革命运动。陈独秀是这次运动的发起人,乃无可置疑的历史事实。反封建为近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要求,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历史的必然性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谁来充当这次运动的发起人,这取决于当时各个人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企业对面向技术的信息管理模式到面向竞争的信息管理模式的认识的转变,SIS应运而生。SIS是根据竞争发展的需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与经营管理思想结合在一起的产物。本文探讨了SIS的产生、发展背景、结构、功能及其规划。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建设法治国家将是我们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强化农村基层的民主与法制对于建设“法治国家”来说至关重要。文章就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途径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一生,是不断追求进步的一生。他一生中取得的进步,都是与时代潮流的推动和历史事变的影响分不开的。对于他晚年取得的进步,“五四”运动的影响起了重要作用。“五四”运动前,孙中山处在讨袁、护法连遭失败的时期。讨袁、护法的失败,对孙中山来说不是偶然的,首先是他的奋斗长期脱离人民群众的结果。孙中山生当民族与社会危机严重之时,了解人民的灾难和痛苦,深切同情劳苦群众,决心为他们谋求自由和幸福,也希望他们起来争取自由和幸福。但是,由于对人民群众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后还只是开始,到一九二○年以后即很快发展为新思想运动的主流。这一情况的发生有其当时国际国内的各种原因和条件。在国内的诸条件中,工读互助团的实践是很重要的一个。本文试图根据历史资料,对工读互助团的实践及其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作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