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综合类   7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防范和化解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应从交易的各个环节入手:银行应通过提前偿付锁定、提前偿付罚金和收益率维持等制度防范内部信用风险;证券发行机构应通过优化贷款组合、内外部信用增级来提高证券发行级别;投资者应采用金融衍生工具化解利率和汇率风险.此外,政府还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政府支持体系,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顺利开展扫除制度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2.
由于森林生态资产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它的会计计量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现行林业会计核算体系中是从未入帐的资产。本文通过对森林生态资产的内涵、特征的分析,阐述了森林生态资产的会计计量的意义,对森林生态资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要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本文提出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应遵循针对性、开放性、整体优化性的原则,并从对准岗位设课程、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完整统一、改革教学方法、编写符合实际的实践教学教材、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建立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等七个方面,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企业对生态问题前所未有的关注及会计信息披露的需要,森林生态资产的作用、计量及会计处理已成为会计界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有关森林生态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处理问题亟待解决。随着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将逐步完善对森林生态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本文从森林生态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出发,详尽阐述了森林生态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的初始和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以便提高企业会计工作者对森林生态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处理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5.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市场的经济效应分析及监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资银行的入驻 ,给我国市场带来了一定的金融经济效应 ,同时又使我们面临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 ,对外资银行采取适当的政策 ,强化金融监管的力度 ,加快国内金融深化的步伐 ,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保护我国的金融安全成为必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西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数据分析等方法阐述了美国、日本、德国三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分析了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机制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研究表明:借鉴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经验,辅之以必要的政府扶持和引导,是目前金融危机影响下,改善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农村民间金融是农村民间借贷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具有信息和交易成本优势,可以有效地克服了"信息不对称"。但是,由于它游离于政府金融监管之外,在发展过程中对农村经济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政府应针对农村民间金融的不同层次和类型采取不同策略,完善现有的政策法规,规范和引导其健康发展,同时要加强监管,消除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力机制、路径选择及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信贷资产的证券化,对于提高我国金融效率,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根据资产证券化的要求和我国具体国情,可将住房抵押贷款和基础设施收费作为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首选目标。只有在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下,建立特设机构、培育需求主体、发展债券市场,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才能保证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公共财政是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其存在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失灵理论和社会公共需要理论。我国现阶段,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体系应特别强化支持国有经济发展、贯彻国家产业政策、调节城乡地区差异和实现共同富裕等内容,注重公共财政收入、公共财政支出以及财政管理体制的制度创新,构建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财政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税权是地方税体系创新的关键。在此条件下, 应该合理配置税种, 优化地方税制结构; 扩大地方税收规模, 逐步提高地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在征收管理上, 建立 “一个制度、四个体系”的征管新格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