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8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狄尔泰试图将解释学发展成为解释人文科学的普遍方法。他作为解释学里程碑式的人物。又将解释学引入心理学,并引起多位学者对两者进行研究探讨,促使解释学对西方心理学方法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受领迟延制度是大陆法系一项传统的债法上的制度,我国民法虽然有相关规定,但也未形成系统的制度.受领行为的性质直接决定了受领迟延责任的定性,即迟延受领是否要承担违约责任.主要大陆法系国家包括我国法律中都没有明确规定受领行为的性质,透过学说和外国立法例的分析,受领实质上是债权人的权利,而在一般情况下,受领迟延系对权利的放弃,债权人不承担违约责任;意定或者法定情况下,若违反相关义务,债权人则要承担迟延责任.  相似文献   
3.
测量与控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在全国高等院校测控类、电气类、化工类等诸多专业中,已普遍开设了测量控制技术课程及其相关的实验。本文运用科研成果,设计制作了创新型水泵综合参数测控实验装置,实现了验证型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型实验与创新型实验并存,改进了实验教学,强化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研究企业公民行为的文化本质特性.一个组织的管理文化成分是否影响企业 公民的责任水平以及是否有助于商业利益.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导向文化和人本导向文化导致的企业公民行为的复杂变化,并依次表现在雇员的责任水平、消费忠诚度和商业绩效等方面.企业公民作为一个潜在的商业实践活动,其影响范围涉及国内外市场.最后提出了将管理文化与企业公民战略相结合的具体操作化做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遭遇岔路口     
张阳 《经理人》2000,(2):38-40
  相似文献   
6.
国际河流的合作开发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国际河流水资源的跨界特征和共享特征使得国际河流的合作开发必须始终面对利益的多元化和治理的整体性之间的矛盾。流域治理理论因关注跨界问题而经常被运用于国际河流水资源合作问题的研究,两个领域的交叉研究可以从3个方面梳理并分析其中的研究进展,即:流域治理理论在国际河流合作开发中的适用性、流域治理理论视角的国际河流合作治理主体分析、流域治理理论视角的国际河流合作政策与机制研究。这3个方面的分析与评述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流域治理理论与国际河流合作开发的研究交叉特征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谋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生存压力的增加,谋略已经深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从外部看,谋略为许多企业带来了市场竞争的优势。从内部看,谋略为企业内在的经营管理带来灵活性,通过一些看似小小的计谋就可以解决棘手的问题。传统谋略进入企业需要与来自其他方面的知识资源进行融合创新。管理文化视角对谋略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管理知识创新的背景。  相似文献   
8.
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而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的养老基金面临着诸多问题。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养老基金,必须建立良好的资本市场外部环境和适宜的金融资产结构,鼓励相关金融创新,完善系统化的养老基金监管体系和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9.
张阳 《管理科学文摘》2010,(31):242-242
本文着重强调群文工作者职业形象的设计与塑造的重要性。并做了具体指导,一是要培养正确的职业形象意识,二是要把握设计与塑造要点。  相似文献   
10.
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刑法理论对"明知"的范围和程度有不同理解,但都认为既包括事实明知又包括推定明知.我国刑法中赃物犯罪主观方面的"明知"应界定为"知道"行为对象的赃物性和"虽然不知,但有充足的理由和根据应当知道"两种情况,以包含明知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来体现明知内容和程度的要求.而对赃物明知的时间,应针对不同的行为区别对待,不能整齐划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