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适度原则是邓小平同志辩证法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处理纷繁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时,他总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运用适度原则,进行周密准确的分析,采取程度适当的措施,尽量避免片面性、走极端,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邓小平同志的突出贡献,是把适度原则用于改造客观世界,紧紧把握住社会主义的度,探求建设社会主义的最佳适度,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度”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著名唯心主义辩证法大师黑格尔提出来的。后经马克思、恩格斯的批判和改造而成为唯物…  相似文献   
2.
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R,与此相适应,文艺作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文艺作品是丰富的优良的,还是巨乏的低劣的,对社会的稳定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更要繁荣文艺,努力生产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始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决反对和消除毒害人民群众的精神鸦片,从而为我们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使文艺作品更好地为社会的稳定发挥作用。一、文艺作品对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历史的发展证明,文艺作品这种精神产品,在人们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3.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经济应用文写作是应用写作的一个分支、是探索、研究经济领域中各种实用文体的写作方法和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就其内涵而言,是指有关经济理论研究和反映经济实践活动的写作;从它的外延上看,包括经济领域中的各个专业部门以及经济管理机构的全部写作内容。由于经济写作的影响范围极广,涉及的问题很多,因而经济应用文的使用频率高、数量大,其要求也更加严格。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一、加深学员的经济写作理论功底和理论修养。只有准确理解和把握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才能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做…  相似文献   
4.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经济应用文写作是应用写作的一个分支,是探索。研究经济领域中各种实用文体的写作方法和规律的一门基本学科。就其内涵而言,是指有关经济理论研究和反映经济实践活动的写作;从它的外延上看,包括经济领域中的各个专业部门以及经济管理机构的全部写作内容。由于经济写作的影响范围极广,涉及的问题甚多,因而经济应用文的使用频率高,数量大,其要求也更加严格。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一、加深学员的经济写作理论功底和理论修养。只有准确理解和把握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才能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做到…  相似文献   
5.
好多事情干起来是需要有点勇气的,倘若怕这怕那,左顾右盼,不敢越雷池一步,则万万不行。猿猴演变为人,固然是在物竞天择的生存手争中长期演化所致,但倘是没有任何一个古猿敢为天下先,第一个由爬行为站立的话,恐怕人类发展到今天这般局面是不可想  相似文献   
6.
一、内容提要经济应用文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经济文体,学习经济应用文的写作,主要靠个人在实践中多练、多写。但是,要学得好,掌握得快,还必须有一定的写作学的基础知识,应认真探讨常用文体的写作方法和规律。《经济应用文写作》就是为此目的而编写的。本书各章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章:绪论。应用文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它是在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具有实用价值、现实效用和惯用格式的一种文体。经济应用文是应用文的一个分支,它有一般应用文的一些特点,又有其独具的特点。可以说经济应用文是由数字构成的特殊文体。在经济应用…  相似文献   
7.
党的理论工作者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原著上,放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上。因为理论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但要做好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理论工作者读一些文学作品,从中吸取营养,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对更好地实现理论研究和宣传的目的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在高能物理的研究中,让不同的粒子相互碰撞,可以产生出大量的新的基本粒子或新的现象。我们不妨把高能物理对基本粒子研究的方法运用于中西文化碰撞的研究,将中西文化在碰撞中产生的新的文化现象记录下来,细细加以研究,从中或者可以看出这种激荡的若干特点并得出些许崭新的结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激荡”已经深入到更深的层次。这种局面的形成,一是由于东西方社会时代、地域环境、生活条件、历史传统有着明显的差异,二者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评价等方面多有不同;二是由于长期以来,中西文化缺乏交流,国rl打开…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大潮推动了经济发展.同时也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社会的伦理规范。当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有所抬头,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各种精神文化力量的相互激荡现象。出现这些令人担忧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对此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本文试图对社会转型时期思想道德的激荡现象作一解释,并说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一、思想道德激荡的宏观社会背景我国目前正从以农业文明为主要待证的传统社会向以工业文明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过渡,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化作为社会意识,是经济的反映,经济对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制约的作用。同时,文化一旦产生,它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它可以豉励人民前进,也可以使人民消沉。也正是人们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互为条件、互相促进。这无疑是正确的,也是容易理解的。那么,为什么经济和文化可以互相促进,互为条件呢?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同处于一个统二体中对立的双方,都包含着对方的一个方面、一种趋势或者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