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6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该文从哲学的高度特别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有意识地对发展、创新及其本质和规律进行思考。创新和发展是一对辩证统一的范畴,都是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本质规律的科学总结、概括,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效方式与手段;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动力和现实需要,发展是创新的路向、目标和最终归宿;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研究创新问题的理论基石,同时,创新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核心体现。  相似文献   
2.
论现代大学的文化特征及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劲松 《学术界》2008,2(3):176-180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深入分析了现代大学的文化特征及内涵,从新的角度研究考察大学文化概念的界定,提出大学文化是大学作为社会创新型组织的本质属性,是人类进步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大学人特有的活动和存在方式,切实担负大学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人们还在为引入大量跨国公司来中国投资而欣喜之时,蓦然回首。却发现一家家大型的跨国公司开始悄悄“脱下”了它们的合资公司“外衣”,露出了身上硬邦邦的肌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创新本质的认识即“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存在方式”,指出马克思主义内含和体现了十分丰富的创新思想与体系,分析了理论创新的功能与意义,着重概括了与时俱进作为马克思主义特有创新品质的精神实质,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或在中国的发展,实质上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大学公共艺术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大学艺境的观念;指出大学艺境反映的是大学文化演进过程中审美变迁与时代美感召唤的融合,其特征主要包括文化气息、审美韵味、精神指向;认为大学艺境是大学发展氛围的内核之一,是一种新的理念和文化取向,是大学人的审美价值观,是超越大学文化历史传统和自然传承的文化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大学文化建设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大学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确立了大学文化建设的四个雏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并从此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了评价大学文化建设评分依据的三级指标体系,提出了自评和互评的评价方法和评估模型。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为检验大学文化建设成效提供了可操作性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改善大学文化建设无据可依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8.
从“崩溃论”到“威胁论”。一拨又一拨的国外经济界人士对中国经济现状的评判和分析“看走了眼色”。于是,又一轮对中国经济的点评开始了,不过,已经从对现实的“指点”变成了对未来的“预言”——[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蔡劲松 《决策与信息》2005,(4):31-32,78
当中国的发展遭遇到强大的能源障碍时。能否未雨绸缪,对于可再生能源及其技术的政策扶持.以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化解可再生能源的政策“瓶颈”.已经是时下社会的一个迫切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健全中国科技咨询业法律规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现代咨询业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已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并初步建立起 "先咨询、后决策"的体系,但与发达国家规模庞大的科技咨询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文章分析了中国科技咨询法律规范的发展过程以及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从完善行业法律法规、政策制定,分清行业层次、明确职业资格认证和考核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如下建议:建立和完善科技咨询业执业资格认证制度;统一行业合同示范文本及规范;建立行业信誉评估体系;树立从业人员道德准则;建立行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政府对咨询业的宏观管理等手段,健全和完善中国科技咨询业的法律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