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202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减税降费"举措对企业边界的影响是一个兼具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的重要话题.利用 2014年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边界的影响.研究发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了企业纵向一体化水平,且这一效果在企业面临的交易成本更高时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非经常性损益、监管制度化与ST公司摘帽的市场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某些重要市场交易活动中(如再融资、撤销特别处理),监管者对盈余构成中的非经常性利得经历了一个从没有限制到做出限制的制度化过程。以往研究发现,监管标准的制度化对特定信息使用人(公司和监管者)的行为具有积极的约束作用。本文进一步考察了监管制度化对更广泛的信息使用人是否具有重要性。利用1999~2004年间中国证券市场ST公司摘帽的实验环境,我们发现,制度化之前(1999~2001年间),ST公司在年报公布日报告的非经常性利得幅度越大,市场的负面反应越大;而在摘帽宣告日,非经常性利得幅度越大的ST公司伴随的市场正向反应越大,这意味着市场原本理性的预期受到了不完备监管的扰动。与制度化之前相比,制度化之后(2002~2004年间),市场在ST公司年报公布日和摘帽宣告日对非经常性利得的反应均显著减弱,意味着制度化之前的监管不完备对市场造成的扰动得以缓解,因此对更广泛的信息使用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发起人对初始股权结构的设计是筹资者与投资者之间的第一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次“契约安排”。在价格管制与额度发行背景下,发起人必须在发股收入最大化与持股比例最大化之间有所取舍,不能两者兼得。本文建立了指导发起人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下壬响设计初始股权结构的模型,并以此模型计算结果为最优初始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初始股权结构设计现状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实际发起人持股比例远高于最优持股比例,并对“65%现象”进行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