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赠礼因行走在法律与情感边缘而敏感,因其敏感而理论界少有关注。理论研究发掘赠礼感情交流关系维系的同时,更要防止其僭越法律规章和规定。以往赠礼研究偏重外在动机,而忽视了商务关系中赠礼内在动机的考量,致使商务关系中不合理赠礼屡禁不止屡防无效。鉴于此,本文以自我决定理论为指引,以赠礼文献为基础将赠礼分为情感型礼品和业务型礼品,引入商业性朋友关系的调节作用,为净化商务交往改善商业竞争提供了新思路。研究表明,重"品"不重"礼"的业务型赠礼并不能孕育关系满意和感激,反之,重"礼"不重"品"的情感型礼品则可。一旦商业性朋友关系存在,赠礼行为对于关系反应都失去应有的功效,从而为倡导健康赠礼提供了另外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渠道冲突管理的"生命周期观"——机会主义及其治理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渠道冲突管理是营销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遗憾的是,文献对于渠道冲突管理的分析都是以结果为导向,忽视了对渠道冲突的前因分析,也没有树立渠道冲突管理的全程意识.本文指出,机会主义是渠道冲突的直接前因,必须引入渠道冲突的全程管理.机会主义治理的渠道冲突观认为,渠道关系初期进行渠道成员选择,渠道关系持续期谋求长期导向、互动、协商、开放的渠道关系,可以确保渠道冲突管理树立全程的"生命周期观".本文结合中国市场渠道中机会主义的渠道冲突案例进行剖析,为如何进行机会主义治理、杜绝渠道冲突之源,保持渠道和谐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满意体验一直是企业间关系研究文献忽视的变量。基于此,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从技术、交互和响应满意体验出发,剖析满意体验与信任—承诺之间的因果链,并结合299个采购主观评价数据和实际销售数据,系统探析对于客户遵从和实际销售额的影响。结果表明:(1)技术、交互和响应满意体验正向影响信任—承诺;(2)信任直接决定客户采购中的遵从行为,但承诺对于销售额的影响并不显著;(3)企业间关系阶段显著影响客户的实际采购,企业间关系处于成熟期客户采购额更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许多食品厂商都引入了"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并声称这些食品具有某些特定的生理功能。当有关食品中营养元素的功能出现相互冲突的信息时,消费者会如何反应?很少有研究直接探讨这些问题。实验研究表明:(1)当有关功能性食品健康声称的有效性存在相互冲突(相对于互补)的信息时,消费者的功能性食品购买倾向更低。(2)在互补的信息条件下,高健康意识的消费者比低健康意识的消费者,其购买功能性食品的倾向更高;在冲突的信息条件下,高健康意识的消费者比低健康意识的消费者,其购买功能性食品的倾向更低。  相似文献   
5.
高维和  黄沛  江晓东 《管理评论》2012,(4):124-132,167
如何分析并揭示企业间关系质量的影响机制是管理学关心焦点。本文通过引入传统文献所忽视变量,形成以人际技能、心理契约和关系质量为核心的新企业间关系分析框架,并通过199个中国企业间采购关系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人际技能对心理契约的交易建构和关系建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特别是移情和反馈;心理契约交易建构和关系建构对持续采购和采购比例具有显著正影响;心理契约对人际技能和关系质量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于相关的理论发展和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营销渠道中的不公平对渠道关系极具破坏性。长期以来,文献多限于间接分析公平对渠道关系的影响,缺乏直接从不公平角度展开研究。对此,本文重点探讨渠道关系中的感知不公平。本文在显性契约、关系契约的基础上,引入了心理契约维度,重构了渠道关系及分析框架;指明心理契约与感知不公平存在相关性,前者可对后者进行衡量;界定并刻画了不公平容忍区域,讨论了不公平类型、角色定位对不公平容忍区域范围的影响。本文构建的分析框架提出了一个新视角,有助于打开"渠道成员行为发生"的"黑箱",对营销渠道不公平的深入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高维和  余思勤  黄沛 《管理学报》2006,3(4):450-454
研究表明,当制造商处于竞争性环境,而购买商具有一定的市场势力时,制造商的机会主义行为并不能使自己的利润增加,反而使购买商的销售利润增加、福利有一定的提高。因而在渠道销售中有必要区分“好”的机会主义行为和“坏”的机会主义行为,针对不同的机会主义行为采用相应的治理机制,才能够科学地保证渠道销售低交易成本运行,那种凡机会主义行为必有害、必须严厉控制的观点会适得其反,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福利损失。  相似文献   
8.
信任与承诺:渠道和谐的柔性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渠道参与方的有限理性局限和复杂的渠道环境,在渠道交易过程中,会因为渠道参与任一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而导致各种渠道冲突。分析指出,信任和承诺通过既定的关系交换可以有效地防范与规避渠道机会主义行为,并指出如何构建信任与承诺才能防范渠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保持渠道的和谐与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移动通信市场的已有研究中,有关边际成本高昂、竞争者的触发策略威慑、产品差异化以及基于网络效应的分析框架和解释变量,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理论解释。就微观层面而言,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存在伯川德悖论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消费者对已购买通信产品存在的转换成本,导致了“市场圈定”现象,并最终对产业结构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