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光寿 《市民》2006,(9):26-27
2006年8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常务会议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高票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简称《监督法》),这部自1986年酝酿开始,历经五届人大、20年坎坷的法律终于出台。  相似文献   
2.
黎光寿 《市民》2006,(9):18-20
全总文工团特型演员、毛泽东、江泽民的扮演者彭江——不戴眼镜像毛主席,戴上眼镜就演江泽民,如果您想回忆邓小平南方讲话,不看人,听彭江的声音,似乎小平同志又回来了……  相似文献   
3.
黎光寿 《市民》2006,(6):42-43
“民主从社区开始!”“居住改变中国。”在与记者对话中,舒可心反复提到这两句话,并以之为自己的“居住理想”。耐人寻味的是,在舒可心的名片上,写着“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项目研究员、北京朝阳园业主委员会前主任”.还有一串业主委员会顾问的头衔。  相似文献   
4.
黎光寿 《市民》2006,(7):66-69
一个遥远的山村里,穿着节庆绣花衣服、戴着银头饰和颈饰的少女面带笑容、婆娑起舞。这些平时要砍柴、喂猪和做家务的贫困少女用欢快的舞蹈,表达对自己终于有机会上学的喜悦。  相似文献   
5.
黎光寿 《市民》2006,(6):43-43
因为北京市电力公司的高压输电线从小区一侧通过,2004年以来,百旺家苑开展了旷日持久的维权运动,要求电力公司将高压线入地。时至今日,百旺家苑的维权已进入更深入的阶段,朝居民自治的方向前进了一步。维权代表冬禾(网名)向本刊记者谈了他的居住理想。  相似文献   
6.
黎光寿 《市民》2007,(2):34-36
如果大家都勇于而且善于运用合法渠道表达反对意见,身边的改变就会越来越多,公民社会也会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7.
2005年4月24日22时38分,著名学者费孝通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从风华正茂的学子,到声名卓著的耄耋老人,费孝通的步履遍及祖国的山山水水。“走一趟,写一篇”的工作和研究方式,造就他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享有盛誉的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众多学术和研究成果,饱含他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奉献的满腔热诚、智慧和心血。一位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曾这样评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相似文献   
8.
苏铁山 《市民》2006,(6):21-21
无论人们心态如何、情愿与否,我们已处在资本主导一切的全球化时代。既往教训告诉我们,只要以资本为本,就不可能是一个和谐的时代。因此,甚至早在100年前孙中山的旧民主主义纲领,都明确了“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相辅相成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拯救黄河源     
黎光寿 《市民》2006,(7):13-13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本应是一个令全家都高兴的事情,但对于很多贫困地区的家庭来说,他们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既欣喜又惆怅,为孩子考取理想的大学而欣喜,但又不得不为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惆怅。2005年新长城优秀特困生采访中1/4被访家长表示若凑不齐学费将让孩子放弃上大学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一个身怀着如甘地般感天动地之仁德,随时准备幻化成铺路石的人离去了。人要怎么活着才不枉一生?毛主席说:为人民服务,北岛吟: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