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2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个体主观因素是企业家承受过大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从文化的视角结合文化对个体心理世界的影响探索化解企业家心理危机的路径,必要且可行。基于老子领导哲学思想,从企业家心理张力的新视角探索企业家心理危机管理的文化路径,结合现实多起企业家心理危机案例,提出自我-个体、家庭-个体、组织-个体和社会-个体4个主要层面的心理张力类型,深入分析其文化化解路径,并结合老子的领导哲学思想,构建了健全的企业家心理健康结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是强调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全面教育,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而作为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桥梁与纽带的艺术教育更是一种最自然,最合乎人性的教育。艺术教育应该承载起一种崇高的文化使命,应当是统摄人才人生之意义、道德之完善、生存之价值、心灵之归宿的精神文本,应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载体。  相似文献   
4.
由于对调解是否属于司法权的认识不同,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调审分离”的实现路径上存在差别。我国大陆地区属大陆法系,在司法理念和调解实践上与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可在借鉴其家事调解前置机构设置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大陆地区情况选择适宜的制度设计。设置单独的家事调解前置程序,确立家事调解法官和家事调解委员会调解两种调解模式。家事法官负责行使司法职权,调解员负责具体的调解事务,以此实现彻底的“调审分离”。调解成功后可作出合意裁定或调解书,明确其具有与确定判决相同的法律效力;调解不成的及时转交审判机构,审理时发现确有调解必要的,移付调解机构调解,但除特殊情况外以一次为限。  相似文献   
5.
从系统论的视角,从管理的起源、管理的基本要素(主体)、组织结构(主体秩序)和管理过程(主体活动)等方面探讨了管理的本质,并指出管理是以组织为载体而存在于世的生命体的意志过程,通过适应和积极面世的实践活动以界定和实现自身;从管理活动的界定、管理价值的内在性和秩序性、组织道德层次等方面论证了管理的目的论价值;从管理的方法论、原则和管理艺术等方面论证了怎样管理.从而说明了管理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正著作权法的合理使用制度为传统图书馆实现其基本职能提供保障。数字技术冲击下图书馆领域的合理使用制度仍然适用,但是主体应限定为公益性数字图书馆,并且现行合理使用制度需重构以协调好作者、传播者、使用者三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以推动著作权制度在数字时代的改革。图书馆之所以能成功地担负文化保存与传播的重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著作权法给予的政策倾斜-图书馆例外制度。"图书馆例外"是著作权合理使用的具体情形之一,然而数字技术时代传统合理使用制度受到来自"数字技术"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国学中蕴含着丰富的领导学特质理论。本文提出了国学领导特质论中的三重人格境界说:外我境界,即领导者自己或者借助外力做自己的旁观者,随时随地"反观、反听、反思"自己;大我境界,即领导者清晰定位自己的角色,缩小人我之界,承载天地之本色,获得"大欲、大智",以借天地之力帮助他人为功;无我境界,即领导者以服务者、公仆的角色自居,做到"无我执、无我身、无我名"。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的针对性是教育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诸多因素,与大学生创业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诸因素之间的匹配性和适应程度.增强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针对性,有利于及时聚焦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思想热点和情绪焦点问题,有利于及时化解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衍生的矛盾和困惑,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的实际效果.新形势下可以从植根个性教育、实施分层教育、坚持问题导向、提升思想教育队伍素质等维度切实增强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大向砥砺,学术铿锵——《批评》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珍惜学术表达的自由——对〈出路与展望: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响应与批评》一文就《出路与展望:直面中国管理实践》提出的3处事实谬误和2处逻辑瑕疵做了回应,并就学术争鸣的方向以及直面中国管理实践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做了阐述,以期管理学界能够就直面中国管理实践这一主题展开科学和理性的学术争鸣。  相似文献   
10.
齐善鸿  程江  焦彦 《管理学报》2011,(9):1298-1305
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如果理论的基础性假设存在问题,其后续的展开就可能将问题进一步放大。西方传统管理理论隐含着"管理者是管理的唯一主体,被管理者是管理的客体"的前提性假设,表现为管理主体对客体的单向指挥和控制。后来的参与式民主管理对此虽有修补,但本质并没有改变。由于剥夺了被管理者的主体性,导致了现实管理主客体间的恶性互动和双方主体性的扭曲和异化,并制造了管理中的一系列悖论。道本管理在认识和尊重主体性和管理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四主体论",对管理主体及其关系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定位,破解了错误假设所导致的悖论,并通过机制设计实现了管理各主体之间良性关系的构筑,论证了管理从控制转向服务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