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就业工作的重心已开始转移到统筹城乡就业、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轨道上来,为此,构建就业长效机制,重点抓好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就业培训体系、再就业援助体系、优惠扶持政策体系和目标责任体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副词的连用类别和共现顺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副词的连用类别和共现顺序张谊生0前言0.1语文的线性序列中,同类词的连用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在连用时,哪些小类必须位于前,哪些小类必须位于后,其间都有一定规则。①关于汉语副词的连用及其共现(co-occurrence)顺序已有文章论及,②本文将在此...  相似文献   
3.
张谊  孔德 《科学咨询》2010,(14):69-69
小学数学教学是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问架起的一座桥梁,特别是在学习几何知识的时候,由于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差,对许多抽象的知识难于理解,而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它具有集视听教育、卫星、计算机、通讯网络于体的多种功能,它是中间必不可少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张谊 《职业》2016,(9):116-118
技校学生的就业稳定关系到学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的情绪、人际关系、环境适应、自我认知等心理状况影响着学生就业后的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影响就业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了技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探讨“校+企+家”三方合力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学校、企业、家庭共同合作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使三方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职业竞争力,从而提高技校学生的就业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农民工接受就业服务和培训的人数增长迅速.但与上亿农民工的需求相比.就业服务和培训工作还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农民工反映强烈的主要问题,一是公共信息渠道不畅,适合需要的公益性服务和培训项目少。一些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虽然开始对农民工免费服务,但岗位类型、服务模式又往往不适应农民工的需要。已经就业的农民工工资低、工作时间长.很难自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企业也很少为农民工提供在职培训的机会。二是市场中介行为不规范,求职农民工极易上当。一些非法职介机构和不法分子以职业介绍为名设局行骗,一些企业也参与不法中介的欺诈活动,一些民办职介机构违规高收费,这些情况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严重挫伤了农民工对职业介绍服务的信任。三是培训项目与生产和服务实际脱节,不能满足就业需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人口生活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南、湖北两省一些农村的抽样调查,运用心理学的测量方法,探讨了当前农村留守人口的生活满意度这一特定的主观感受方面的基本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的情况。针对目前农村留守人口所遇到的心理质量问题,文章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从而提高其生活满意度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数据分析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针对女性的歧视性语言,可将其分为物化售卖女性、差异女性和标签或矮化女性,比较以及考察国内排名靠前女性网站刊载的新闻报道内容,分析了传媒对女性形象带有歧视性的塑造.认为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针对女性的歧视性语言原因主要是文化影响、社会影响和媒介渲染.消除这种隐蔽的不公正的歧视现象是今后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成为劳动力供给的主要来源的大趋势下,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供过于求,使得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先天的弱势地位,其劳动权益很容易受到侵害。在用人单位特别是雇主用人行为不规范和追求超额利益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侵害农民工工资和劳动保护权益的因素。此外.还存在着劳动保障法制建设滞后,执法力度不足;农民工组织化程度低,自我维权能力较弱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现代汉语中,“麻烦”是个实词,有形容词、动词、名词三个词性。动词性的“麻烦”通常用于“麻烦NV”,交际对话中“N”的脱落导致隐含式“麻烦V”的形成;通过语境吸收“麻烦”的情态义增强,“麻烦V”变成状中式,不能添加“N”“。麻烦”多与“请”连用,且位于状位“,麻烦”有虚化成谦敬副词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