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3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4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川民族地区民族语言文字应用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民族地区主要使用的语言有藏语、彝语、羌语、苗语、土家语等。解放以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民族语言的发展和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各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地区各级人民政府,恢复了文革期间被取消被停止的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兴办了各级各类民族语言教学和双语教学,民族语言文字的应用空前高涨。为了使党和国家了解和掌握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使用情况,为党和国家提供制定民族语言文字的有关材料依据,我们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民族语言应用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以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等为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觉沃介氏世系史》等相关藏文文献为基础,结合实地考察资料,对夏鲁寺的创建与早期经营、元代介氏与萨迦昆氏家族联姻、元朝中央与萨迦地方政权对夏鲁寺的赏赐与格外礼遇、夏鲁万户对夏鲁寺的四次维修扩建、夏鲁寺学修及其教法传承等问题加以阐述;文章认为,通过夏鲁万户长扎巴坚赞父子对夏鲁寺进行大规模扩建修缮,夏鲁寺元代汉藏合璧建筑与多元风格壁画的修造与绘制,佛学大师布顿·仁钦珠建立讲经院、创立教派、设计壁画内容等一系列举措,为夏鲁寺宗教、文化、艺术的繁荣奠定基础。同时,夏鲁寺寺院建筑风格的形成、佛教文化弘传的特点、寺院管理机制的成型,也反映出西藏地方与包括祖国内地在内各地、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3.
乐都 ,湟水河畔这块古老而年轻的土地 ,神奇而美丽。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素有青海省“文化之乡”的美称 ,也养育了许许多多有识志士 ,他们都纷纷走出大山 ,到山外的世界里去展示自己的风采 ,谱写自己的人生 ,公保尚也就是从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一名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1948年7月 ,公保尚出生在青海省乐都县的一个偏僻的藏家小山村。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 ,他走进了童年时代 ,穷苦的农民家庭 ,地地道道的庄稼人的生活 ,使幼年时的他就对知识充满了强烈的渴望 ,于是 ,经过几年的寒窗苦读 ,这位幸运的藏家少年于1960年9月份考进…  相似文献   
4.
扫盲教育是一项非长期性而又具有实用性、基础性、工具性的系统工程。推进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妇女的扫盲将是未来扫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抓准扫盲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妇女扫盲力度是扫盲工作抓出成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阿里不仅是苯教的发源地,也是吐蕃上路弘法的发源地。从大量文献资料和相关地域情况可知,阿里的建筑文化遗产在空间分布方面呈现出聚集性的特征。阿里大部分建筑文化遗产分布集中在阿里西南部和阿里西北部部分地区的平原地带,以四大河流为主的河谷地带、以神山神湖为主的山谷地带、以及以历史主要行政区域或教派根基为中心的平原地带。而这些建筑文化遗产的分布有阿里地域环境的影响之外,还有人口发展的制约、本土历史文化的影响、周围外来文化的渗入、阿里地区交通通讯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的逐渐衰落,新闻媒体的发展由此走向了多媒体时代,从当前新闻翻译行业的形式来看,新闻翻译的术语在不断增加,如何加强汉藏新闻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成为了目前汉藏新闻翻译的重点。本文对汉藏翻译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就当下汉藏翻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名是人们对不同方位、范围的个体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地名形成过程中各种情感因素的融入,使地名附着或隐含着各种情感色彩.通过分析西藏地名中的情感色彩,可以展现地名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地名情感色彩的研究对西藏地名的进一步挖掘整理,以及今后新地名的命名或更名工作也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9.
囊索是藏族传统的一个职务名词,囊索官职,至少可追溯到萨迦时期的朗钦和囊索官职体系。从萨迦到帕竹、甘丹颇章政权,无论政权怎样更迭,囊索在藏区一直存在。囊索的身份和功能在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变化和发展,尤其到甘丹颇章初期,根据各地方政教合一制度的特殊需要,甘丹颇章仿照萨迦政权组织中的朗钦和囊索官职,加强管家囊索及其权力,广泛授予管家囊索之名号,囊索的含义再次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次仁罗布小说刻画西藏各类人物,并将道德情感和伦理意识作为人物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产生的主要依据,从不同侧面呈现小说人物的生活处境与伦理意识,而且将主题指向宽容与至善的伦理追求,使文本体现出强烈的伦理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