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21篇
综合类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美谈     
审美谈尹旭围绕着美和审美,千百年来人们的论述浩如烟海。本文不拟涉足这一“烟海”中的各种功过是非,而试图用简明清晰的语言。表述出笔者关于“审美”的一点粗浅想法。从本体论与发生学的层次看,总是先有了客观存在的美,才有审美主体的“审”的问题,因而才有审美。...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随笔的形式 ,阐述了作者近期在美学领域的研究心得。该随笔涉及了这样几个问题 :一、两种美。二、美。三、审美。四、美与形式。五、审美对象。六、审美的态度。七、审美期待。该文对这些美学问题从新的角度进行了论析  相似文献   
3.
知行观与认识论尹旭知行观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认识论问题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由于它们各自赖以产生的文化背景的天差地别,遂形成了它们尽管有某些相通、相同之处,却到底是同中有异且以异为主的格局。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们习惯于按照西方哲...  相似文献   
4.
在近几年泛滥于哲学领域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中,从反映论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歪曲与贬低的言论,颇为时髦。在这方面,王若水的《现实主义和反映论问题》(《文汇报》1988年7月12日、8月9日)与杨春时的《也谈文学的主体性与反映论问题》(《文汇报》1988年8月23日)就很有代表性。本文仅据这两篇文章所涉及的几个有关反映论的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几乎所有对反映论提出异议的论者,都注意到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这一问题上的差异。王若水与杨春时同志也是如此,并且据此把从马克思到列宁的反映论思想描述为一个每况愈下的过程。王若水同志认为,列宁的观点与恩格斯相比已有“变化”,更“和马克思  相似文献   
5.
八○年前后,当“朦胧诗”与“新的美学原则”在我国诗坛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从而把“新诗向何处去?”这一不可回避的问题尖锐摆在每一个诗作者面前,并使不少人陷入仿徨和疑惑的时候,我区青年诗人肖川,却把自己深情的目光投向了宁夏这块作为他的“第二故乡”,既有长河大漠之壮,又有江南风采之秀的土地。他写道:“今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们的意识本质论,是一种反映论。因为所谓反映,是指人脑观念地再现和再造客观存在的过程,亦即人脑通过感官接受客观存在的各种信息,并对它们进行一定的加工制作,从而在观念世界中造成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而以感觉、知觉、表象、概念等反映形式,再现和再造客观存在的过程,所以在这种理论看来,意识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反映,或曰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在这里,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反映是第二性的;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反映;没有客观存在,就不可能产生出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所在,无论在什么时候,意识都只能是…  相似文献   
7.
读了尚和平同志《诗分行排列实质原因之探讨》一文(载《宁夏社会科学》1991年第9期)有一些不同想法。现不揣浅陋,简述如下。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标准。判断一种观点正确与否,最简便易行和最具说服力的方法,莫过于将这种观点放入它所涵盖的客观对象之中,来对照、比较两者是否相符合,以及相符的程度。尚和平同志提出,诗歌分行排列的“实质原因”,是个抒情的强烈程度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的文坛上,存在着一个发人深思的怪现象:新文学运动中同时产生的小说、戏剧、散文等艺术形式很快就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唯独新诗,六十几年来始终处于聚论纷坛之中,尽管它的历史功绩同样是不可动摇的。二十年代初期,俞平伯光生在《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一文中写道;“戏剧小说可以用白话做,差不多大家承认……至于讲到诗的一方面,那心理便迥乎不同”。四十年代初,  相似文献   
9.
殴阳修不重书法,没有留下比较深入系统地论述书法的文字。他的一些关于书法的见解散见于《六一题跋》、《集古录》、《试笔》及一些小品之中。但观点还是相当明确的,且已完全是大异于唐人的宋代格局。  相似文献   
10.
新诗要革命     
新诗的发展道路问题,是毛主席早已解决了的。毛主席曾一再强调:要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在给陈毅同志的信里,毛主席则又明确指出:“很可能从民歌中吸引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