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相沿成习的说法是:中国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最早创建于秦代;在此之前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统一的国家.我们以为,此说似有加以讨论之必要。诚然,公元前三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封建国家,其历史功绩可谓丰伟卓绝.然而,在秦始皇统一之前的八百多年,中国辽阔的幅员之内,已经出现过一个强盛的统一国家,这就是以地方分权为特色的“大一统”的奴隶制国家——西周王朝。这个国家,是周武王于公元前十一世纪率  相似文献   
2.
据报导,在一次“有一百多位专家、教授、学者参加”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大多数人认为”,平均主义与封建主义“实质上没有任何相通之处”。他们把主张这两种思想相通的论点,说成是一种“泯灭了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的错误观点。①乍看起来,上述看法似乎阶级观点十分鲜明,然而细加推敲却不免同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原理相牴牾,也不符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实际。笔者不揣谫陋,愿就管见所及,提出一点不同看法,与同志们商榷。  相似文献   
3.
老舍与马甸回民小学文/彭年1992年初春,在北京市民族联谊会一次理事会议上,我结识了舒乙先生,交谈中提及民族教育问题,他告诉我76年前老舍先生帮助回族聚居区马甸开办公立回民小学的历史,对此我很感兴趣。会后不久我即收到舒乙寄给我的一份非常珍贵的史料,即...  相似文献   
4.
北京回族教育八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王浩然在北京牛街首倡“教育普及”,提倡经书文两通,北京回族教育在艰难困苦中起步发展。建国后,北京回族教育获得新生,80年代以来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5.
本刊编辑部于十一月下旬召开了有成都、重庆、南充部分理论工作者参加的讨论会,专题讨论了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提出和讨论这个问题,关系到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涉及到对一些流行的观点的重新评价,有助于打破林彪、“四人帮”设置的“禁区”,推动历史科学的发展,因此,要认真重视,深入探讨。会上,同志们解放思想,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热烈讨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生产力动力说;(二)阶级斗争动力说;(三)生产力与阶级斗争动力说;(四)社会基本矛盾动力说;(五)“合力”动力说;(六)生产力内部矛盾动力说。讨论中,同志们勇于探索,发表了一些有独到之处的看法。例如,有的同志提出,应当肯定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不能就此终结,还应当深入研究生产力内部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生产力发展的外因;生产力内部的矛盾运动,才是发展的内因。还有的同志提础,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并不全部表现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某个社会形态中,两大对抗阶级的矛盾是根本矛盾,但并不是贯穿始终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因阶段性不同而有所变异。在两大对立的阶级之间,既存在着阶级斗争,又有“阶级协调”。有的同志则提出,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人类社会中实际发挥着影响的“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合力”。在“合力”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基本矛盾。有的同志提出,生产力和阶级斗争是历史进程中既互相联系而又不能互相代替的两种矛盾运动,都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缺一不能推动历史的前进。在一个杜会经济形态的上升时期,主要是前者发挥作用;在没落时期,主要是后者发挥作用。现将会上宣读的主要论文(或摘要)刊载如后:  相似文献   
6.
美术设计自诞生以来已走过了很长一段的发展道路。最初在我国 ,它一般只是作为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乐园 ,少数大学生和绘图天才的练兵场。但短短几年间 ,它已完全被主流化 ,成为大众生活每日不可或缺并且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当今社会 ,不了解设计 ,蒙蔽于设计 ,就不能全面理解新经济、新艺术、新娱乐 ,就不能直接攀升高品质的现代生活。因此 ,在今天的中学美术课堂 ,设计课被放在一个相当醒目的位置 ,供师生们学习 ,思考和创造、更新。1 培养学生使用现代设计美术的流程与方法  设计艺术走到今天 ,有很多项工序已不需人们亲自动手完成 ,多…  相似文献   
7.
今年,共计172部、1亿余字的《北京志》全部完成,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第一部地方志,这部卷帙浩繁的志书如一幅巨大的卷轴山水画要展开她美丽而神秘的全貌了,而我有幸把离休后20年的光阴和才智挥洒其中,参与编写了其中的“民族”、“宗教”两卷。  相似文献   
8.
恶的作用及其历史地位的商榷彭年近年来,一些学者在作历史评价时,总是强调“道德上的恶”的作用,而把“善”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似乎只有“恶”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有人甚至善恶颠倒,扬恶抑善。笔者以为不妥,谨提出商榷的意见。恶的作用不...  相似文献   
9.
10.
束发椎髻不是岭南越族之俗 ,最早盛行这种风俗的是中原地区华夏族的先民。岭南越族的发式有断发和被发两种。自商周以降 ,由于中原华夏文化的南传 ,束发椎髻也流行于岭南。秦汉以后 ,随着汉文化的传播 ,束发椎髻被更多地区和民族所接受 ,而且盛行于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