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周立波是我国现代和当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革命作家。在他整个一生中,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直至建国以后,他都积极投身到当时的革命运动,并从亲身经历的工农兵群众火热的斗争生活中汲取创作的源泉,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一九四六年,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艰苦年代。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撕毁国共双方刚刚签订的《停战协定》,大举进攻东北解放区。中共中央东北局根据党中央、毛主席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和《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动员了一万二千多名干部下农村,发动广大的农民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当时在冀热辽区党委机关报《民声报》担任副社长的周立波,从热河来到松江省,参加这场关系到东北斗争的成败和千百万农民根本利益的伟大群众运动。  相似文献   
2.
周立波在三十年代与鲁迅的关系到底怎样,或者说,周立波当时到底是怎样看待和评价鲁迅的,鲁迅又给了周立波一些什么样的影响,由于见到的材料太少,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了解,仍不甚了了。近一段时间,我们在调查访问和翻阅三十年代报刊的过程中,接触了一些这方面的材料,从中可以窥见周立波与鲁迅关系之一斑,现据以缀成文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一九三六年四月,冯雪峰同志受党中央派遣,从陕北瓦窑堡到上海去工作。据他在《回忆鲁迅》一书和后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写的材料回忆,他四月二十日左右从陕北瓦窑堡起程,于四月二十五日左右到达上海。夏衍同志在《一些早该忘却而未能忘却的往事》一文中,也谈到了这个问题。该文引证周恩来总理的一次谈话,认为冯雪峰同志确是四月二十日从瓦窑堡动身的。但  相似文献   
4.
春暖花开时节,记者踏上了湘西这块神奇的土地,慕名来到被国务院原总理朱钅容基称之为“湖南的骄傲”的吉首大学。  汽车在吉首市宽敞的人民南路奔驰,远远望去,只见一片山水相依,树木成荫,建筑错落有致的长形地带,待穿过一道造型别致的彩虹拱门,便进入了吉大校园。  走在这所生态园林式的学校里,举目可见对面的山坡已经绿树成林,一派葱茏。身边一栋栋教学楼、宿舍楼和体育馆造型优美,规划有序。校园大道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松树、樟树,教室窗前绿草茵茵,花坛内百卉齐放,姹紫嫣红。在校门和校园之间,有一占地约10亩的人工湖,著名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5.
1997年,国家教委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莅临吉首大学,称赞说,这是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1997年,国家教委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莅临吉首大学,称赞吉大是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一。在吉大校园里,高楼鳞次栉比、石桥如虹、湖水如镜、樟林叠翠、翠竹如黛,一年四季鲜花盛开,一派湖光山色,已成为吉首市的一大景点。校园的风光之美莫如人的精神之美,近几年来,学校积极开展以“创文明单位、树吉大形象”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得全校师生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继1998年获得“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荣誉称号之后,2000年…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文艺界和学术界对怎样评价“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这个提法的评价,涉及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评价这个提法,对于正确总结我国革命文艺运动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于繁荣当前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想就如何历史地评价“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谈谈个人粗浅的意见,谬误之处,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